[法] 米歇尔·福柯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2021年09月01日
《知识考古学》是法国哲学家米歇尔·福柯的重要著作,此次推出的新中译本为读者提供了更深入理解其思想的机会。福柯以独特的视角审视知识体系,反对传统的连续性、起源和总体化观念史,强调非连续性、断裂和差异的重要性。他通过对话语形成和变迁的深入分析,揭示了知识背后的权力运作和社会机制。这本书犹如一座思想的空中楼阁,挑战了我们对知识的传统认知,为我们重新审视和理解知识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对于对哲学、社会学和历史学感兴趣的读者来说,这是一本不可多得的经典之作,值得一读。通过阅读《知识考古学》,我们可以更深入地思考知识的本质和来源,以及知识与社会、权力的关系。
可滚动、双指缩放查看
第一章:引言
1.1 考古学的概念
定义:知识考古学是一种分析历史知识的方法,旨在揭示话语实践的规律和历史知识形成的条件。
目标:挑战传统的历史观,关注知识生产的话语结构和历史条件,而非单纯的历史事件。
1.2 传统历史观的局限性
事实与真理的混淆:传统历史将事实与真理等同,忽略了知识形成过程中的权力关系。
连续性与进步性的假设:传统历史倾向于描绘知识发展的连续性,但这种连续性往往是话语构建的结果。
第二章:话语的规律性
2.1 话语的构成
陈述:话语的基本单位,具有特定的意义和实践功能。
规则:支配话语形成的规则和惯例,包括语言、逻辑和主题选择等方面。
2.2 话语的规律性分析
共时性分析:研究同一时期话语内部的规则和关系。
历时性分析:追踪话语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演变和断裂。
第三章:知识型
3.1 知识型的概念
定义:特定历史时期内,决定知识生产和话语组织的基本原则和类型。
特征:无意识、普遍性和决定性。
3.2 不同类型的知识型
文艺复兴时期:相似类比的知识型,强调相似性。
古典时期:表现与秩序的知识型,追求精确的分类和表象。
现代时期:内在深度和潜力的知识型,重视主体性和深层结构。
第四章:认识论地形图
4.1 认识论领域与考古学方法
认识论领域:某一时代对知识的整体理解和组织方式。
考古学任务:揭示这一领域中各种知识和话语实践的形成规则和转换机制。
4.2 地形图绘制的方法
断裂分析:识别不同知识型之间的断裂点。
层次研究:分析不同层次的话语实践如何相互作用和影响。
第五章:结论
5.1 知识考古学的效果
解构:对传统历史的解构和对知识权威的质疑。
启发式工具:为理解历史和文化现象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
5.2 知识考古学的局限与未来
方法的局限性:无法完全摆脱主体性和解释的介入。
未来的可能:与其他理论结合,进一步深入挖掘话语实践和知识生产的复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