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小林美希 / 上海译文出版社 / 2020年08月01日
《不让生育的社会》这本书深入剖析了日本社会对于生育的态度和现状。小林美希通过细致的笔触,揭示了将育儿责任强加于女性的社会问题,以及由此带来的各种困扰和压力。她认为,在日本,生育不仅仅是一个个人选择的问题,更是一个被社会环境所左右的现象。随着雇用环境的恶化和社会构造的复杂,结婚和生育变得越来越困难。这本书提醒我们,要关注社会的变迁对个体家庭的影响,并思考如何通过政策和社会支持来减轻年轻夫妇的负担,鼓励他们积极生育。
可滚动、双指缩放查看
第一章:日本的低生育率与少子化问题
1.1 低生育率的现状
**关键点**: 日本的生育率持续下降,成为世界上最低的国家之一。
**观点**: 这种现象对个人、社会和国家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2 少子化现象的成因
**关键点**: 晚婚、晚育、单身选择增加以及抚养孩子的巨大经济压力。
**分析**: 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和价值观的转变是导致少子化的根本原因。
1.3 社会对少子化的反应
**观点**: 政府推出多项政策试图提高生育率,但效果有限。
**批评**: 存在政策不贴心、缺乏实效性的问题。
第二章:求职市场与生育的冲突
2.1 就业形势的变化
**关键点**: 长期就业不稳定,非正规雇佣增多,女性面临更多歧视。
**影响**: 这些因素都增加了年轻夫妇的生育难度。
2.2 女性与家庭的选择困境
**观点**: 女性在追求职业发展的同时,往往难以兼顾家庭和孩子。
**挑战**: 社会观念和家庭期待限制了女性的生育意愿。
第三章:教育和养育的压力
3.1 学前教育和小学教育的压力
**关键点**: 教育竞争激烈,家长和孩子都面临巨大的压力。
**问题**: 这种环境不利于创造一个鼓励生养孩子的心态。
3.2 对养育方式的要求
**观点**: 现代社会对父母的期望过高,育儿被看作是一件需要专业知识和时间的事情。
**效果**: 这进一步增加了生育和教养孩子的负担。
第四章:社会政策和文化观念的变革
4.1 政策层面的探讨
**建议**: 作者提出了多项政策改革建议,包括提供更好的劳动保障、育儿支持等。
**强调**: 政策应该更多地关注人的全面发展,而不仅仅是刺激生育。
4.2 文化观念的转变
**呼吁**: 改变传统的性别角色,提倡男女共同参与育儿和家务劳动。
**展望**: 只有当社会各界都认识到生育是社会共同责任时,才能真正解决少子化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