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广超、马健聪、陈汉威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2008年05月01日
《一章木椅》这本书由赵广超、马健聪和陈汉威共同创作,深入探讨了坐具与文化之间的紧密联系。书中指出,“坐”是人类天生的行为,而“坐具”则是随着文化发展而诞生的物品。坐具的存在使得坐不仅仅是一种生理需求,更上升为一种文化活动。坐的目的不仅影响着坐具的设计,同时坐具的形式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我们的坐姿。书中详细阐述了传统坐具的演变历程和其在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展现了坐具与中华文化之间的深厚渊源。通过阅读这本书,读者不仅可以了解坐具的历史和文化内涵,更能从中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可滚动、双指缩放查看
第一章:木椅的起源与历史
1.1 木椅的起源
原始社会的席地而坐:最初人们席地而坐,没有专门的坐具。
椅子作为权力象征:随着社会等级的出现,椅子逐渐成为权力和地位的象征。
1.2 木椅的发展史
春秋战国时期的初步发展:出现了简单的木质座椅。
秦汉时期的家具变革:家具制作技术提升,木椅造型更加丰富。
唐代的完善与普及:椅子设计趋于成熟,成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家具。
明清时期的鼎盛与创新:木椅工艺达到顶峰,出现了多样化的椅子类型。
第二章:木椅的制作工艺
2.1 选材与配料
木材的选择:根据木材质地、色泽和适用性选择合适的木材。
配料的原则:合理搭配硬木与软木,以达到结构的稳固与美观。
2.2 结构设计与制作
框架结构:注重椅子的承重能力和稳定性。
装饰元素:雕刻、镶嵌等手法增加椅子的艺术价值。
2.3 漆艺与保护
传统漆艺:运用各种漆料进行髹饰,增加木椅的光泽与保护。
现代保护方法:结合现代科技,对木椅进行科学的保护和修复。
第三章:木椅的文化内涵
3.1 木椅与社会阶层
地位的象征:不同材质和造型的木椅代表的不同的社会地位。
礼制与规范:古代礼制中对木椅的使用有着严格的规定。
3.2 木椅与审美观念
造型美学:从直线到曲线,木椅的线条承载着设计师的美学追求。
结构与韵律:木椅的结构和连接方式展现出的韵律美。
3.3 木椅与现代生活
传承与发展:如何在现代生活中保留和发扬木椅的传统工艺。
设计与创新:现代设计理念融入木椅创制中,赋予其新的生命。
第四章:世界各地的木椅风格
4.1 中式木椅的风格
明式家具的特点:线条简练、造型典雅。
清式家具的特色:繁复的装饰与雕刻,展现皇家的奢华。
4.2 西式木椅的特点
欧洲古典风格的奢华:巴洛克、洛可可时期椅子的精致与华美。
北欧风格的简约:现代北欧设计中木椅的自然与实用主义。
4.3 日式木椅的魅力
和风的禅意:日式木椅体现的简洁与和谐。
独特的榫卯结构:不用钉子的连接方式,展现日式木工的精湛技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