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恩溥 /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 2018年01月01日
《中国人的性格》一书由明恩溥撰写,深入剖析了华夏民族复杂多面的性格特质。书中指出,中国人的性格中既体现了古老文明的自尊与骄傲,也反映了近代积贫积弱的自卑与挣扎。历史上,中华民族曾受到无数赞美,却也承受了诸多批评与嘲讽。这种性格既是众多苦难的根源,也常作为回避问题的借口。作者以客观理性的笔触,揭示了中国人性格中的矛盾与统一,帮助读者更全面地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与现实。通过阅读本书,人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人的性格特点,进而增进对不同文化的理解与尊重,促进世界各民族的交流与和谐共处。
可滚动、双指缩放查看
第一章:面子要紧
1.1 面子是社交的基石
面子定义:个人在群体中的地位和声誉。
社交功能:面子是社交互动中的通货,用于维持和谐关系。
1.2 面子的重要性
社会地位象征:面子代表着人的社会地位和成功。
行为规范:面子文化影响人们的行为,使之符合社会期待。
1.3 面子的代价
表里不一:为保面子,中国人可能表面一套背后一套。
冲突避让:为避免伤及面子,可能回避直接冲突。
第二章:省吃俭用
2.1 节俭的文化传统
传统美德:节约被视为传统美德,与贫富无关。
长远规划:节约以备不时之需,为子孙后代打算。
2.2 现实生活的节俭
日常开销:中国家庭在日常开销上普遍较为节俭。
庆典例外:在婚礼、葬礼等庆典场合,开销往往不计成本。
第三章:勤劳致富
3.1 勤劳的价值
劳动观念:劳动被看作是光荣和价值的体现。
改变命运:通过勤劳工作改善个人和家庭的经济状况。
3.2 富人与穷人
贫富差距:社会存在贫富差距,但勤劳仍被视为脱贫的途径。
机遇与挑战:市场经济下,勤劳不一定能确保富裕,但它是必要条件。
第四章:随遇而安
4.1 顺应自然
道家思想:道家倡导顺应自然的哲学,不强求不抗争。
生活态度:这种态度反映在中国人对生活的适应性和接受度上。
4.2 缺乏计划性
未来观:不太重视长期规划和准备,更注重当下。
适应性:中国人对变化有很强的适应能力,但这也导致了对未来的不确定感。
第五章:重视家庭
5.1 家族观念
家族至上:家族利益高于个人,家族荣誉需要每个成员维护。
家族责任:家庭成员之间有相互支持和帮助的责任。
5.2 婚姻与子女
婚姻观念:婚姻往往是为了家族的延续而非个人情感。
子女教育:子女教育受到重视,被看作是家庭的未来和希望。
第六章:孝悌为先
6.1 孝道文化
孝顺父母:孝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道德教育的核心。
孝道规范:《孝经》等经典规定了孝顺的具体行为和规范。
6.2 兄弟姐妹之间的关系
长幼有序:家庭中存在着严格的辈分和排行秩序。
互相扶持:兄弟姐妹之间虽有竞争,但也有相互扶持的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