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蒂芬・茨威格 / 团结出版社 / 2003年11月01日
《罗曼·罗兰传》生动描绘了这位伟大作家的传奇一生。在历史的巨轮下,众多我们曾敬仰的丰碑已破碎不堪,但罗曼·罗兰所树立的丰碑却历经风雨、战火与争议的洗礼,依旧屹立不倒。他的作品,如激流般深入人心,唤醒了无数人对生活、爱与自由的渴望。他不仅是文学的巨匠,更是思想的先驱,用人性的光辉照亮了黑暗的时代。通过阅读这本书,我们不仅可以更深入地了解罗曼·罗兰的生平和创作,更能感受到他坚韧不拔、追求真理的精神力量。这本书不仅是对罗曼·罗兰个人的传记,更是一部关于人性、艺术和信念的壮丽史诗。
可滚动、双指缩放查看
第一章:早年生活与教育
1.1 家庭背景
中产阶级环境:出生在音乐世家,受到良好的家庭熏陶。
母亲的期望:母亲希望他能成为音乐家,从小接受音乐教育。
1.2 求学生涯
文学与哲学:在高等学校学习拉丁语、希腊语,对文学和哲学产生浓厚兴趣。
矛盾的性格:既有外向的活力,又有内向的思考,这种矛盾贯穿其一生。
第二章:艺术家的探索
2.1 音乐与戏剧
音乐创作:早期致力于音乐创作,作品受到李斯特和瓦格纳的影响。
戏剧尝试:对戏剧产生兴趣,参与剧本写作和演出。
2.2 文学领域的突破
散文与小说:从文学生涯初期开始,就展现出非凡的文学才华。
《约翰·克里斯朵夫》:代表作的诞生,为他赢得了世界声誉。
第三章:战争与和平
3.1 第一次世界大战
反战立场:在大战期间坚持反战立场,反对民族主义狂热。
精神支柱:为战友、为心中理想而战,成为人们的精神支柱。
3.2 战后的社会活动
国际和平组织:战后积极参与国际和平组织,推动世界和平。
文化桥梁:在不同的国家和文化之间建立桥梁,促进文化交流。
第四章:晚年工作与生活
4.1 文学成就
《母与子》:晚年的重要作品,探讨了家庭、爱情与道德的主题。
作品特点:作品深刻而富有哲理,展现了人性的复杂与伟大。
4.2 个人品格
独立思考:始终保持着独立的思想,不随波逐流。
人道主义精神:终其一生追求和平与人道主义,影响了无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