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祥龙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2011年03月01日
《现象学导论七讲》由张祥龙所著,深入阐发了现象学的原意。现象学并非单是理论和体系,更是一种独特的人生与世界观察法,强调在体验对象时同时感知体验过程,关注这种意识方式的前提。此书引领读者超越表面现象,探寻事物背后的本质和意义,通过现象学的视角重新审视生活与世界。张祥龙以其深厚的学术功底,将复杂的现象学理念娓娓道来,使读者能够在轻松的阅读中领略现象学的精髓。这本书不仅是对现象学的入门导读,更是一次思想的启迪和心灵的洗礼,适合对现象学感兴趣的读者以及对人生和世界有深度思考的读者阅读。
可滚动、双指缩放查看
第一讲:现象学的含义和来源
一、现象学的定义
关键点1:现象学是关注事物显现的学问。
关键点2:它不追求事物的本质或本体,而是研究事物如何对我们显现。
关键点3:现象学强调直观和描述作为其主要方法。
二、现象学的起源与发展
关键点1:现象学由胡塞尔在20世纪初创立。
关键点2:深受笛卡尔和康德的哲学思想影响。
关键点3:经过海德格尔、萨特等哲学家的发展,成为20世纪重要的哲学思潮。
第二讲:现象学的基本态度和方法
一、现象学还原
关键点1:悬搁(epoché)对自然态度的超越,将世界看作现象。
关键点2:本质还原,寻找现象的本质结构。
二、现象学的直观和描述
关键点1:强调直观的直接性和明证性。
关键点2:通过描述来把握事物显现的方式。
第三讲:意识与时间
一、内时间意识
关键点1:意识是关于某物的意识,即意向性。
关键点2:意识总是处于流动的时间之中。
二、时间性的构成
关键点1:原始印象、滞留和前摄构成时间的流动。
关键点2:过去、现在和未来相互交融构成活生生的当下。
第四讲:生活世界与主体间性
一、生活世界的概念
关键点1:胡塞尔提出生活世界,反对科学客观主义的普遍化倾向。
关键点2:生活世界是每个人生活于其中的具体和主观的世界。
二、主体间性的现象学解释
关键点1:存在一个共享的世界,即共通的生活世界。
关键点2:他者的意识可以通过类比的统觉而理解。
第五讲:身体和情感
一、身体现象学
关键点1:身体不仅是一个物质实体,也是感知和意识的媒介。
关键点2:身体的运动和感知共同构成对世界的体验。
二、情感的现象学分析
关键点1:情感不仅内在,也构成我们与世界打交道的方式。
关键点2:情感具有意向性,指向具体的事物或事件。
第六讲:艺术和审美体验
一、艺术作品的本真性
关键点1:艺术作品的存在不仅仅关乎物理材料,更重要的是其在特定情境中的显现。
关键点2:艺术的本质在于其引发观赏者独特的审美体验。
二、审美的直观性
关键点1:审美体验是一种特殊的直观行为,超越了日常生活中的功利考量。
关键点2:艺术欣赏中,观者参与到作品的构成之中。
第七讲:现象学的当代影响和意义
一、现象学与哲学其他领域
关键点1:现象学深刻影响了存在主义、解释学和解构主义等哲学流派。
关键点2:为现代哲学的多元发展和深层次的理论探索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二、现象学与社会科学及人文科学
关键点1:现象学的方法论影响了心理学、社会学、文学批评等领域的研究。
关键点2:为理解和描述人类经验提供了新的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