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葆耕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2006年12月01日
《电影讲稿》是徐葆耕的一部独特之作,该书跳脱了传统电影教科书的叙述模式,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电影解读视角。书中,徐葆耕以身体语言的丰富性、暧昧性和神秘性为出发点,深入剖析了电影中的身体表现、运动形态、时间感知、空间构造、色彩运用、声音设计以及文化无意识等元素。通过这种分析,读者不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电影的内在逻辑和艺术魅力,同时也能领略到电影作为一种文化现象的更深层次含义。这本书不仅适合电影爱好者和从业者阅读,也对于研究身体语言、视觉文化和传媒学等领域的学者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可滚动、双指缩放查看
第一章:电影艺术导论
1.1 电影艺术的诞生
关键点1:电影诞生与技术创新密切相关,19世纪末摄影术和放映术的进步推动了电影的诞生。
关键点2:早期的电影是无声的,通过现场音乐和解说来补充故事。
1.2 电影的艺术属性
关键点1:电影结合了戏剧、文学、绘画等多种艺术形式和技术手段。
关键点2:电影具有独特的叙事方式和表现手法。
第二章:电影语言与叙事结构
2.1 电影语言
关键点1:影像语言是电影的主要表达方式,包括镜头、光影、色彩等元素。
关键点2:声音语言(对话、音乐、音效)增强了电影的情感表达。
2.2 电影叙事结构
关键点1:线性叙事是最常见的叙事结构,故事有明确的开始和结束。
关键点2:非线性叙事提供了更多样化的视角和时间线处理。
第三章:视觉与听觉美学
3.1 视觉美学
关键点1:构图、布景、服饰等视觉元素对电影风格有重要影响。
关键点2:摄影技术的运用(如深焦、长镜头)增强电影的视觉效果。
3.2 听觉美学
关键点1:电影音乐能够强化情感和氛围。
关键点2:环境音效和特效音增强了故事的沉浸感。
第四章:电影类型与艺术片探索
4.1 商业电影与类型电影
关键点1:类型电影按照特定模式制作,以满足观众期待。
关键点2:商业电影追求票房和市场效应。
4.2 艺术片的创作与价值
关键点1:艺术片追求创新和个人表达,不受传统类型限制。
关键点2:艺术片对电影艺术的发展至关重要。
第五章:电影批评与分析
5.1 电影评价的标准
关键点1:评价电影应考虑其艺术性、技术性、社会文化影响等因素。
关键点2:电影分析需要全面考虑编剧、导演、演员等多个创作人员的贡献。
5.2 电影批评的方法
关键点1:文本分析关注电影的形式和内容。
关键点2:文化研究从更广泛的社会文化背景解读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