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约翰·罗尔斯 著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2009年08月01日
《正义论》是由美国哲学家约翰·罗尔斯所著的一部政治哲学经典之作。在该书中,罗尔斯批判了功利主义在现代政治和道德哲学中的主导地位,并指出其他理论如直觉主义等未能提供有力的正义观和道德观。为了弥补这一缺陷,罗尔斯提出了一种更抽象的社会契约论,旨在建立一种更加公正和平等的社会秩序。他通过深入剖析社会契约论的本质,阐述了正义的两个原则,并探讨了这些原则如何应用于现实社会中的各种问题。该书对于政治哲学、道德哲学、社会学等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认为是当代西方政治哲学的重要里程碑之一。通过阅读《正义论》,读者可以深入思考正义、平等、自由等核心价值观念,以及如何实现这些价值的具体路径。
可滚动、双指缩放查看
第一章:作为公平的正义
1.1 正义的作用
社会合作体系:正义是社会合作体系的必要条件。
秩序良好社会:目标是建立一个秩序良好的社会,其中公民相互尊重,且遵守公共规则。
1.2 作为公平的合作
基本结构:正义原则应用于社会的基本结构,包括政治、经济和社会制度。
原始状态:设想一个无知之幕下的原始状态,个体选择正义原则时不知道自己的具体位置。
1.3 正义的环境
中等匮乏:物质资源既非极大丰富也非极度匮乏的状态。
有限同情:人们对他人的利益有有限的同情心。
第二章:正义的原则
2.1 两原则概述
第一原则(自由平等):每个人都有权享有基本的自由和权利,且这些自由和权利是相容的。
第二原则(差异原则):不平等只有在能提升最不利者的情况下才是正当的。
2.2 基本自由的权利
优先性:基本自由在次序上具有绝对的优先性。
包容性:基本自由适用于所有人,不分性别、种族等。
2.3 差异与公平机会
公平的机会平等:确保每个人有平等的机会去获得影响其生活的职位。
差别原则的应用:通过税收和福利政策来调整社会和经济不平等。
第三章:原初状态
3.1 选择的背景
无知之幕:选择者在无知之幕后,不了解自己的身份、能力、财富等。
理性选择:选择者是理性的,旨在最大化自己的利益。
3.2 正义的两阶段序列
第一阶段:原初状态的描述:确立无知之幕、理性和目标等条件。
第二阶段:正义原则的选择:在满足上述条件下,选择者挑选正义原则。
3.3 无知之幕的特性
中立性:无知之幕确保了选择的中立性,避免了利益偏见。
公正性:它促使选择者考虑普遍适用的原则。
第四章:正义的制度
4.1 自由主义政治体制
宪政民主:宪法规定了国家的权力结构,保障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
法律平等:所有人都平等地受法律的约束和保护。
4.2 经济分配与社会福利
市场经济:鼓励个人通过劳动和交换来实现经济目标。
再分配:通过国家税收和转移制度来减少贫困和不平等。
4.3 公共政策的正义考量
最低保障:确保每个人的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满足。
公共教育:提供平等的教育机会,促进社会流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