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经熊 / 海南出版社 / 2009年07月01日
《禅学的黄金时代》是吴经熊先生的一部力作,深入剖析了禅学在中国历史上的黄金时期。吴经熊,一位享有世界盛誉的现代中国法学家,以其深厚的学识和独特的视角,将禅学的精髓与时代背景相结合,展现了禅学在这一时期的独特魅力。书中不仅追溯了禅学的起源和发展,还详细阐述了禅学与中国文化、哲学的深刻联系。吴经熊先生的文字流畅而富有哲理,使得读者在领略禅学智慧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作者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情感。这本书不仅是对禅学研究的重要贡献,也是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不可多得的佳作。
可滚动、双指缩放查看
第一章:禅的引入与发展
1.1 印度起源
历史背景:佛教诞生于反对婆罗门教的沙门思潮中。
禅的定义:禅是直接的心灵体验,超越语言与思维。
早期禅法:注重坐禅、不立文字、直心见性。
1.2 中国传播
初期传入:禅宗由达摩传到中国的过程。
五家七宗:中国禅宗分化的各个流派。
1.3 黄金时代的开始
时间界定:一般指公元8世纪至宋代期间。
社会文化影响:禅学深入中国文化,影响了诗歌、书画等领域。
第二章:代表人物及其思想
2.1 慧能
顿悟说: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无修无证。
传衣钵:慧能把禅宗的象征——袈裟传给了南岳怀让。
2.2 马祖道一
农禅生活:推行“坐作并重”的禅风。
平常心是道:强调日常生活即是修行。
2.3 东山法门
传承发展:道信到弘忍五代的法脉相传。
一行三昧:即行住坐卧都是禅的一种修行方式。
第三章:禅法特色与修行方式
3.1 禅法特色
不立文字:禅的境界不能用言语文字来表达。
教外别传:指心印心的非言语传承。
即身成就:在今生今世就能达到解脱和证悟。
3.2 修行方式
坐禅:静坐冥想,心念不生。
公案禅:通过参究公案的疑团来打破迷妄。
棒喝交加:用棒打和喝斥的方法惊醒学人。
第四章:禅学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4.1 文学艺术
诗词:禅学的境界影响了唐宋诗人的创作。
书画:禅意融入艺术创作中,提倡自然、意境美。
4.2 哲学思想
宋明理学:受禅学影响,提倡内省和直觉的方法。
心学:王阳明的心学中,心灵与宇宙的本体合一。
4.3 社会生活
茶道:禅与茶的结合,体现了“悠闲自得”。
园林:中国园林设计中的禅意追求自然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