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 黑特·史德耶尔(Hito Steyerl) / 上海人民出版社 / 2024年03月30日
《屏幕上的受苦者》是由德国数字时代领军艺术家黑特·史德耶尔所著,该书首次中译出版。史德耶尔以犀利的洞察力深入剖析了当代碎片化影像背后的黑洞,将“弱影像”视为当代屏幕上的受苦者,是音像制品的残余和副产品。这些影像在数字时代无处不在,却又被人们所忽视和遗忘。通过对这些影像的探究,史德耶尔揭示了当代社会对于视觉信息的渴求和对于真实性的追求之间的矛盾。本书不仅是对当代影像文化的一次深刻反思,更是对于数字时代人类精神状况的一次全面检视。对于对于艺术、文化和媒体等领域感兴趣的读者来说,这是一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可滚动、双指缩放查看
第一章:引言
关键点:
数字化与全球化:探讨技术进步如何导致全球化的信息流动,以及这种流动如何影响个体和群体。
屏幕文化的兴起:分析屏幕作为一种文化现象的出现及其对当代社会的影响。
批判性的视觉研究:提出需要一种批判性的方法来理解屏幕上的图像和内容,特别是那些代表受苦者的图像。
第二章:屏幕的辩证法
小节一:屏幕作为窗口
透明度与真实性:屏幕被看作是透明和中立的,能够揭示现实世界。
距离与接近性:屏幕允许我们跨越地理距离但同时产生情感上的距离。
小节二:屏幕作为镜子
自我反思的可能性:屏幕可以反映个人和社会的观念和偏见。
消费主义文化中的镜像:屏幕常常强化资本主义社会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
小节三:屏幕作为框架
叙事结构的构建:屏幕决定了内容的展现方式和观众的接收方式。
选择性呈现:框架意味着信息的筛选和控制,往往忽略边缘化群体的故事。
第三章:屏幕上的受苦者
小节一:视觉化的苦难
苦难的审美:讨论媒体如何将苦难转化为一种视觉消费品。
同情的商业化:分析同情心的商品化和苦难影像的消费。
小节二:全球视野下的受害者
普遍与他者的辩证:全球视角下,受害者既被视为普遍的,也被视为外来的“他者”。
媒介塑造的认同感:媒体塑造了我们对于受害者的认同感和责任感的认识。
小节三:声音与沉默
声音的象征与政治:分析受害者声音的缺失或被忽视的社会政治意涵。
数字时代的沉默之声:探讨在数字化时代,如何让那些经常被忽视的声音得以听见。
第四章:抵抗的屏幕
小节一:颠覆性的视觉语言
反叙事的形成:发展对抗主流媒体的叙事和视觉语言。
创造新的视觉文化:通过艺术和其他形式表达对屏幕文化的批判和反思。
小节二:屏幕作为行动的舞台
技术作为赋权工具:强调技术在促进社会正义和运动中的作用。
网络集体行动的潜力:探讨网络技术如何激发和组织集体行动。
第五章:结论
关键点:
屏幕的复杂性挑战:总结屏幕技术的复杂性和它所带来的双重影响。
未来的可能性与责任:呼吁未来的研究和实践应更加关注屏幕文化和视觉表现的社会责任和伦理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