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 黑特·史德耶尔(Hito Steyerl) / 上海人民出版社 / 2024年03月30日
《屏幕上的受苦者》是由德国艺术家黑特·史德耶尔所著,该书首次中文翻译。作为数字时代的领军艺术家,史德耶尔以独特的视角和犀利的洞察力深入探讨了当代碎片化影像背后的黑洞。她指出,“弱影像”是当代屏幕上的受苦者,这些影像被剥夺了原有的背景和语境,成为音像制品的残余,无处不在却又被忽视。本书不仅是对当代影像文化的深刻反思,也是一次关于艺术与科技、现实与虚拟之间关系的探索。通过史德耶尔的文字,读者能够更深刻地理解数字时代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以及如何在这样的时代中保持独立思考和审视的能力。
可滚动、双指缩放查看
第一章:数字苦难的兴起
1.1 虚拟现实与社会现实
论点: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加剧了社会现实的复杂性。
关键点:
虚拟现实的普及使人们越来越难以区分真实与虚构。
数字技术的进步导致新的形式的权利不平等。
1.2 受苦者的屏幕化
论点:屏幕成为了展示和传播人类苦难的现代化舞台。
关键点:
社交媒体平台上充斥着大量关于苦难和冲突的内容。
屏幕上的受苦者形象往往被简化和符号化。
第二章:图像的政治经济学
2.1 图像作为资本
论点:在数字时代,图像成为了交换价值和象征资本的一种形式。
关键点:
图像的生产和传播受到市场和权力的控制。
高质量的视觉内容往往需要昂贵的设备和资源。
2.2 剥削的循环
论点:图像制作过程中的劳动者常常遭受剥削。
关键点:
摄影师、模特和其他创意工作者的版权和报酬问题。
数字平台的兴起使得图像可以被轻易地复制和使用,减少了创作者的收入。
第三章:战争与媒体
3.1 媒体战的时代
论点:现代战争中,媒体成为了战争机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点:
新闻报道和网络传播被用作心理战的工具。
军事冲突的新闻报道往往受到政府或军方的影响。
3.2 受苦者的景观化
论点:战争中受苦者的形象被用作政治宣传和道德动员的手段。
关键点:
受苦者的形象往往被用来激发公众的情感和同情。
这些形象也可能被用作操纵公众意见的工具。
第四章:屏幕后的抵抗
4.1 抵抗的策略
论点:即使在数字监控和审查日益严重的环境中,仍有可能进行有效的抵抗。
关键点:
通过使用加密技术和匿名网络来保护信息自由。
在艺术和影像文化中创造反叙事来对抗权力结构。
4.2 不平等的技术
论点:技术并不是中立的,它在维护现有的社会不平等中扮演着角色。
关键点:
技术发展加剧了全球的不平等现象。
教育和资源的缺乏限制了弱势群体利用技术进行抵抗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