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凯瑟琳·米约(Catherine Millot) / 吴张彰、何逸飞 / 2024年01月01日
《与拉康一起的日子》一书由法国作家凯瑟琳·米约撰写,通过深入挖掘她与著名精神分析学家雅克·拉康的交往经历,为读者展现了这位思想巨人的生活与工作片段。书中不仅呈现了拉康的人格魅力和深刻见解,更揭示了其在精神分析领域的独到理论与实践。米约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与拉康共同探讨学术、交流思想的场景,展现了一位伟大思想家背后的日常生活。对于对拉康理论及其个人生活感兴趣的读者而言,此书无疑提供了宝贵的一手资料和独特的视角,有助于更加深入地理解拉康的精神分析学说及其在现代思想史上的重要地位。
可滚动、双指缩放查看
第一章:遇见拉康
1.1 米约的心理学背景
米约在成为拉康的学生前,已有心理学的学术背景。
她对精神分析持有浓厚的兴趣。
1.2 拉康的讲座与影响
拉康以其独特的讲座风格吸引了众多学生和学者。
米约被拉康的理论和个性所吸引。
1.3 进入拉康的世界
米约开始参加拉康主持的精神分析研讨会。
她逐渐成为拉康圈子的核心成员之一。
第二章:拉康的精神分析理论
2.1 镜像阶段
拉康提出了“镜像阶段”理论,描述儿童的自我形成过程。
儿童通过镜中的影像获得对自己身体的初步认识。
2.2 象征秩序与语言
拉康强调语言在主体形成中的重要作用。
象征秩序是语言、法律和社会结构的基石。
2.3 真假欲望
拉康讨论了人的欲望的复杂性和真假难辨的特点。
真实的欲望往往隐藏在表象之下。
第三章:拉康与现代社会
3.1 消费主义与幻象
拉康的理论在现代消费社会中得到了体现。
消费主义文化创造了一种幻象,掩盖了真实的需求。
3.2 网络时代的精神分析
拉康的理论对于理解网络时代人们的心理和行为仍具有重要意义。
网络空间反映了人们在现实世界中的欲望和缺失。
3.3 女性角色的拉康式解读
拉康关于女性的论述颇具争议,但也提供了独特的视角。
米约探讨了拉康如何看待女性在象征秩序中的位置。
第四章:个人与拉康的经历
4.1 米约的心理治疗实践
米约应用拉康的理论于个人和专业领域,特别是心理治疗。
她分享了在治疗过程中遇到的挑战和洞见。
4.2 与拉康的师生关系
米约描述了与拉康之间复杂的师生关系。
他们的互动充满了智慧和情感的碰撞。
4.3 拉康逝世后的纪念
拉康逝世后,米约和其他学生在不同的形式下继续传承他的思想。
对拉康的记忆和遗产的讨论是对他影响力的最好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