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玛尔伦·豪斯霍费尔 /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 2024年03月01日
《隐墙》是一部由奥地利作家玛尔伦·豪斯霍费尔创作的作品,其故事背景设定在一个世界毁灭之后的环境中。在这个荒芜的世界里,主人公却找到了一种独特的“活”下去的方式。书籍深入探讨了生存、人性和希望等主题,以及人类在面对绝境时可能展现出的不同面貌。作品受到了众多文学大师的高度评价,包括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多丽丝·莱辛、埃尔夫丽德·耶利内克等人,以及《小说机杼》的作者詹姆斯·伍德和朋克文化的代表性人物帕蒂·史密斯。这本书不仅是一部引人深思的文学佳作,也是一次关于生命意义和人类未来的深刻探索。读者将随着主人公的旅程,一同感受末日之后的沉寂与重生,以及那份坚不可摧的求生意志。
可滚动、双指缩放查看
第一章:未知的领域
1.1 日常的裂痕
日常的不安:描述生活中无法解释的现象,如何逐渐侵蚀我们对现实的认知。
感知的变化:个体开始感受到一种无形的存在,一种超越常理的力量。
1.2 探索意识的边界
梦境与现实的模糊:探讨梦境对现实感知的冲击,以及两者边界的模糊。
超自然现象的疑惑:分析人们对超自然现象的好奇与不信任并存的心理状态。
第二章:隐墙的崛起
2.1 墙的起源
神秘事件的传说:追溯隐墙最初被提及的传说和故事。
科学与信仰的分歧:讨论科学界与信仰者对于隐墙存在与否的不同看法。
2.2 墙的本质
精神层面的映射:提出隐墙可能是人类内心世界的一种外部表现。
多维空间的接触点:推测隐墙可能与更高维度的空间有关。
第三章:穿越者的日记
3.1 穿墙经历自述
第一人称的视角:通过主角的日记记录其穿越隐墙的经历。
情感波动的描绘:描述主角在面对未知时的恐惧、好奇与困惑。
3.2 穿墙后的世界
另一个维度的景象:呈现穿墙后所见到的奇异世界。
时间与空间的非线性:阐述穿墙体验对主角时间感和空间感的改变。
第四章:寻找答案的旅程
4.1 寻求科学的解释
科学实验与观察:科学家试图通过实验来研究隐墙的性质。
理论与假设的碰撞:不同理论之间的较量,以及对隐墙实质的猜想。
4.2 真相的可能
意识的自我超越:探讨意识可能超越物质世界,触及到不可知的领域的观点。
存在的另一种理解:提出隐墙可能代表着对存在本质的另一种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