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思成 / 华龄出版社 / 2023年12月01日
《中国建筑史》是梁思成的灵魂之作,被誉为中国建筑学由蒙昧进入现代学科的奠基之作。作为国徽设计者和中国现代建筑之父,梁思成在该书中详细阐述了中国建筑技术史和美学史,其深度和广度至今仍无法被取代。该书不仅对中国古代建筑进行了系统梳理,还对中国现代建筑的发展提出了独到见解。此外,该书译注详解,无障碍阅读,使得读者可以更加轻松地了解中国建筑的历史和演变。无论是对于建筑学者还是普通读者,该书都是一本不可多得的经典之作,值得一读。通过阅读该书,不仅可以了解中国建筑的历史和文化底蕴,还可以对中国现代建筑的发展有更深入的认识。
可滚动、双指缩放查看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意义:强调中国建筑作为世界建筑的一部分,有其独特的价值和美学。
现状:指出当时对于中国建筑史的研究相对缺乏系统性。
1.2 研究目的与方法
目的:建立系统的中国建筑史研究体系。
方法:结合文献考证与实地考察。
第二章 上古建筑(商至春秋战国)
2.1 商周建筑
特点:强调礼仪性,如宗庙、宫殿的布局与结构。
技术:屋顶结构开始多样化,出现斗拱雏形。
2.2 春秋战国建筑
风格:地域特色显现,装饰趋于精美。
城市:城市规划开始发展,出现城郭制度。
第三章 秦汉建筑
3.1 都城与宫殿
规模:都城建设宏伟,宫殿规模宏大。
设施:城市设施完善,如排水系统。
3.2 陵墓建筑
特点:陵墓规模宏大,建筑风格统一。
随葬品:兵马俑等随葬品展现工艺水平。
第四章 魏晋南北朝建筑
4.1 佛教建筑
兴起:佛教传入后,寺塔建筑开始流行。
风格:受到外来影响,融合中土元素。
4.2 建筑技术与艺术
斗拱:使用更加成熟,成为标志性构件。
装饰:雕刻、壁画等艺术形式丰富。
第五章 隋唐建筑
5.1 城市与宫殿
规划:城市布局规范,宫殿建筑宏伟壮观。
大明宫:代表性宫殿,展现唐代建筑风格。
5.2 佛寺与塔
大雁塔:著名佛塔,结构独特,具有宗教意义。
小雁塔:同为知名佛塔,建筑风格与大雁塔相近。
第六章 宋辽金元建筑
6.1 建筑风格
宋:细腻、典雅,注重空间感。
辽与金:受北宋影响,但也展现了本民族的特色。
元:开始出现藏式佛塔等多元风格。
6.2 科技与工艺
木构技术:达到了新的高度,结构更为复杂。
砖石建筑:技艺也有所发展,特别是在墓室构建中。
第七章 明清建筑
7.1 故宫
代表作:明清两代皇宫,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木质结构古建筑群。
布局:中轴线对称,体现皇权至上。
7.2 地方建筑特色
地域性:地方建筑如江南水乡民居,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
园林:私家园林在明清时期达到高峰,艺术水平极高。
回顾:全书对中国建筑史进行了全面梳理。
展望:期待未来的研究者继续深入探索中国建筑的魅力。
第八章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