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欣如 / 复旦大学出版社 / 2021年07月01日
《纪录片概论》(第二版)由聂欣如所著,是一本系统阐述纪录片理论的教材。全书分为五个部分,其中第一部分重点探讨了纪录片的起源,深入研究了卢米埃尔兄弟、弗拉哈迪、维尔托夫、格里尔逊和伊文思等纪录片先驱,揭示了纪录片诞生的时代背景和产生过程。本书不仅追溯了纪录片的历史渊源,还详细分析了纪录片的特点、类型、制作方法和社会影响等方面,为读者提供了全面而深入的了解纪录片的途径。通过本书的学习,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纪录片的本质和价值,掌握制作纪录片的技巧和方法,提高对纪录片的欣赏和鉴别能力。本书适合作为影视专业学生的教材,也适合对纪录片感兴趣的读者阅读。
可滚动、双指缩放查看
第一章:纪录片的本性
1.1 定义与特点
非虚构:纪录片的核心是对现实世界的再现而非虚构。
真实性:纪录片追求对现实事件、人物的真实记录。
客观性:尽管完全的客观难以实现,但纪录片应力求客观公正。
1.2 纪录片的类型
纪实性纪录片:直接记录现实事件。
创造性纪录片:通过艺术手法表现现实生活。
历史纪录片:重现历史事件。
科学纪录片:普及科学知识。
1.3 纪录片的功能与社会责任
教育功能:提升公众的社会意识和责任感。
文化传承:记录和传播民族文化、历史遗产。
社会监督:揭露社会问题,促进社会公正。
第二章:纪录片的起源与发展
2.1 早期实践
罗伯特·弗拉哈迪:被称为“纪录片之父”,代表作《北方的纳努克》。
吉加·维尔托夫:提出“电影眼”理论,强调电影作为观察社会的工具。
2.2 现代纪录片的演变
技术革新:如数字技术影响了纪录片的拍摄和制作。
风格多样化:随着观众口味的变化,纪录片的风格也越来越多元化。
2.3 当代纪录片的趋势
全球化:跨国合作日益增多,内容也更加国际化。
多媒体融合:网络、电视等多媒体平台的融合拓宽了纪录片的传播途径。
第三章:纪录片创作的原理与原则
3.1 创作原理
真实原理:纪录片创作应当基于真实的现实材料。
情感原理:通过情感的表达吸引观众,增强影响力。
3.2 创作原则
客观原则:保持中立立场,尽可能减少个人的主观色彩。
准确原则:对事实的精准把握和处理。
深入原则:深入挖掘主题的内在联系和意蕴。
3.3 创作伦理
公正性:确保所有被记录者得到公正对待。
匿名权与隐私保护:尊重被记录者的匿名权和隐私。
第四章:纪录片的制作流程
4.1 前期准备
选题策划:确定纪录片的主题和内容。
调研:收集相关信息,进行深入的前期调研。
4.2 拍摄阶段
拍摄计划:制定详细的拍摄时间表和技术参数。
现场调整: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拍摄策略。
4.3 后期制作
素材整理:筛选和整理拍摄到的素材。
剪辑:通过剪辑构建故事线和节奏。
声音与画面合成:增强影片的艺术效果和感染力。
第五章:纪录片的批评与分析
5.1 批评方法
文本分析:从内容到形式,逐层细读纪录片。
语境分析:考虑纪录片产生的历史和社会背景。
5.2 分析角度
主题与观念:探讨纪录片传达的核心信息和价值观念。
结构与形式:分析纪录片的结构布局和视听语言。
文化与意识形态:从文化多样性和意识形态角度进行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