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俊 / 江苏人民出版社 / 2023年10月01日
《知识与道德的二重奏:康德心灵哲学研究》一书由居俊撰写,深入挖掘了康德心灵哲学的丰富内涵。本书通过详实的文献考证,梳理了康德心灵哲学的历史脉络,阐明了其理论体系的演变与发展。书中着重论述了康德心灵观在知识与道德两个层面的交融,揭示了康德哲学中知识与道德的紧密联系。此外,本书还探讨了康德心灵哲学的后世影响,为我们理解康德哲学提供了新的视角。总之,这是一部系统研究康德心灵哲学的力作,对于深入理解康德哲学体系具有重要意义,也为当代哲学研究提供了宝贵的思想资源。
可滚动、双指缩放查看
第一章: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哲学探讨的重要性:分析了哲学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及其对个体和社会的意义。
康德哲学的地位:讨论了康德哲学在西方哲学史中的地位,特别是对认识论和伦理学的贡献。
研究目的与方法:明确了本书的研究目的,即深入理解康德的心灵哲学,并介绍采用的研究方法。
1.2 康德生平与著作简介
生平概述:简略回顾了康德的生平事迹和学术生涯。
著作影响:重点介绍了《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及《判断力批判》等著作。
第二章:康德心灵哲学概述
2.1 心灵哲学的定义与发展
定义阐述:解释了心灵哲学作为哲学分支的基本概念。
发展史回顾:梳理了从古希腊到现代心灵哲学的发展历程。
2.2 康德心灵哲学的特点与贡献
先验唯心主义立场:分析了康德先验唯心主义对心灵哲学的影响。
三大批判的内在联系:探讨了康德三大批判如何相互关联,构建了一个完整的哲学体系。
第三章:知识论中的心灵哲学
3.1 认识论基础
感性认识论:讨论了康德对人类感官认识的分析和批判。
理性认识论:阐述了康德的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的结合。
3.2 先验知识的形成
先验条件:解释了康德提出的时间空间作为认知的先验形式。
范畴理论:详细解析了康德范畴理论及其对知识构成的作用。
第四章:道德论中的心灵哲学
4.1 伦理学的基础
道德的本质:讨论了康德对道德行为的本质看法。
道德法则的普遍性:强调了康德提出的道德法则对所有理性存在的普遍约束力。
4.2 实践理性的应用
定言命令:解释了康德的定言命令及其在实践中的应用。
自由意志与道德责任:探讨了自由意志与个体的道德责任之间的关系。
第五章:知识与道德的调和
5.1 判断力批判的桥梁作用
判断力的功能:讨论了判断力在联结知识与道德中的作用。
审美与目的论判断:分析了审美判断和目的论判断与道德的关系。
5.2 知识与道德的最终调和
人类理性的理想状态:描绘了康德眼中理性发展的最高阶段,即知识与道德的和谐统一。
学术价值的肯定:总结了康德心灵哲学的学术价值和对后世的影响。
研究展望:指出康德心灵哲学仍具有研究潜力和现代意义。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