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建秋 / 江苏人民出版社 / 2023年06月01日
《百年中国考古》一书由黄建秋所著,深入探索了中国考古学的丰富历程。书中强调,文物和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历史与文化的珍贵载体,它们如同民族的基因和血脉,流传千古。考古工作者们通过细心研究陶片、铜钱等遗物,甚至微观至孢子花粉,努力拼凑出过去的历史画卷,与深埋地下的古老时代展开对话。本书不仅是对中国考古学一个世纪的回顾与总结,更展现了考古学的魅力和价值,带领读者走进历史深处,感受中华民族的悠久与灿烂。通过阅读《百年中国考古》,人们能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文物保护和文化传承的重要性,体会到每一件文物背后所蕴含的深厚文化内涵。
可滚动、双指缩放查看
第一章:引言
关键点:
背景介绍:概述了中国从20世纪初至今的考古学发展历程。
研究意义:强调考古学对于了解中国历史和文明的重要性。
第二章:考古学的兴起与早期发展
2.1 考古学的传入与初创时期
早期学者:如罗振玉、王国维等对考古学的贡献。
重要发现:介绍了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等。
2.2 早期田野考古的实践
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挖掘与研究的工作及其科学意义。
殷墟发掘:李济等人的工作,以及甲骨文的发现。
第三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考古学的全面发展
3.1 国家支持下的考古事业
政策支持:新中国成立后政府对考古学的重视与支持。
高校与科研机构的建立:如北京大学考古专业等的成立。
3.2 重要的考古发现与研究
秦始皇陵兵马俑:发掘过程、研究现状及历史意义。
三星堆文化:神秘文明的面貌和对中国古代文明的新认识。
第四章:考古技术与理论的进步
4.1 技术创新
碳十四测年法:在考古学中的应用和对中国历史年代学的影响。
遥感与物探技术:在考古勘探中的应用实例。
4.2 学术理论的演进
文化谱系研究:对中国史前文化发展序列的构建。
区系类型理论:苏秉琦的理论贡献及其对中国考古学的影响。
第五章:中国考古学与世界考古学的交流
5.1 国际合作与交流
中外合作项目:举例说明中外合作进行的考古发掘与研究。
国际学术会议:中国考古学家的参与及国际合作平台的建立。
5.2 中国文物的保护与展示
文物保护法规:中国的文物保护法律体系。
博物馆与国际展览:中国文物的国际展示与文化交流。
第六章:结语
关键点:
成就总结:一百年来中国考古学的主要成就和学术贡献。
未来展望:对中国考古学未来发展的展望和挑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