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林 / 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 / 2019年12月01日
《什么是音乐美学》一书由李晓林著,深入探讨了音乐美学的本质与内涵。本书旨在帮助读者理解音乐美学作为一门学科的独特性和重要性,通过系统阐述音乐美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引领读者走进音乐的美学世界。书中详细分析了音乐与情感、音乐与意义、音乐与形式等核心议题,揭示了音乐艺术的独特魅力和深层价值。此外,作者还结合具体音乐作品和案例,展示了音乐美学在实践中的应用,使得理论与实践相得益彰。本书对于音乐爱好者、音乐从业者以及美学研究者而言,都是一部极具启发性和指导意义的佳作。
可滚动、双指缩放查看
第一章:音乐美学的概念与范畴
1.1 音乐美学的定义与研究对象
定义:音乐美学是研究音乐艺术审美特性和审美规律的学科。
研究对象:音乐的美感体验、音乐的形式与内容、音乐创作与欣赏的过程等。
1.2 音乐美学的历史发展
西方音乐美学:从古希腊到现代,经历了从客观主义到主观主义的转变。
中国音乐美学:具有悠久的历史,强调音与心的和谐统一。
第二章:音乐的形式美学
2.1 音乐形式的构成要素
声音:音乐基本的物质材料。
节奏:音乐中时间的安排与流逝。
和声:多个音高组合产生的和谐关系。
2.2 音乐形式美的法则
平衡与对比:音乐结构中对立统一的规律。
重复与变化:音乐发展中保持连续性与新鲜感的手段。
第三章:音乐的表情美学
3.1 音乐表现情感的可能性
情感表达:音乐通过声音的组合与变化传达情感与情绪。
非语义性:音乐情感表达的独特性,即不具有明确的语义内容。
3.2 音乐的表现手法
旋律:音乐的灵魂,最直接的情感表达方式。
动态:音乐的强弱变化,情感的强化与弱化。
第四章:音乐的审美经验与批评
4.1 音乐的审美主体与客体
审美主体:听众的个人感受与经验。
审美客体:音乐作品本身的特性与价值。
4.2 音乐批评的标准与方法
历史性:考虑作品产生的历史与文化背景。
技术性:分析作品在音乐结构和表现上的技巧。
第五章:音乐美学与现实生活
5.1 音乐与社会的互动
社会功能:音乐在社会生活中的角色与影响。
文化传承:音乐作为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5.2 音乐与现代科技
录音技术:改变了音乐的传播方式与聆听体验。
电子音乐:科技的进步为音乐创新提供了新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