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复观 / 辽宁人民出版社 / 2023年06月01日
《中国艺术精神》是徐复观先生的经典之作,首次出版于1966年。这本书深入探索了中国艺术的内在精神和独特魅力,是美学理论与历史考据的完美结合。全书共十章,从上古音乐开始,系统阐述了中国艺术在各个历史时期的发展和演变,深入剖析了中国艺术的精神内涵和审美特征。徐复观先生以其深厚的学术功底和敏锐的艺术洞察力,为我们呈现了一部关于中国艺术的权威著作。这本书不仅对于艺术研究者和历史学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同时也为广大读者提供了一次深入了解中国艺术精神的机会。无论是对于专业人士还是普通读者,这本书都是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
可滚动、双指缩放查看
第一章: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动机
关键点1:中国文化历史悠久,艺术成就丰富,但对艺术精神的研究相对不足。
关键点2:作者旨在通过研究中国艺术精神,为现代人提供精神资源和生活引导。
1.2 艺术精神的定义
关键点1:艺术精神是艺术作品中所表现出的基本生命力量与智慧。
关键点2:它超越技艺层面,是艺术家精神世界的反映。
第二章:中国史前艺术与原始宗教
2.1 史前艺术的起源
关键点1:史前艺术与原始巫术及宗教信仰紧密相关。
关键点2:艺术作为宗教仪式的一部分,具有强烈的神秘性和功能性。
2.2 彩陶艺术与中国文化的关系
关键点1:彩陶艺术体现了中国史前人类对形式美感的追求。
关键点2:其图案风格影响了中国后来艺术的发展方向。
第三章:先秦诸子与中国艺术精神
3.1 儒家对中国艺术的影响
关键点1:儒家强调“仁”与“礼”,影响了艺术的道德教化功能。
关键点2:儒家美学重视中和之美,对中国艺术风格产生深远影响。
3.2 道家与中国艺术的理想境界
关键点1:道家追求自然无为,对中国艺术崇尚意境深远的风格有重要影响。
关键点2:庄子思想中的逍遥游与物我两忘为中国艺术创作提供了灵感。
第四章:汉代的艺术精神
4.1 汉代艺术的特征
关键点1:汉代艺术表现出宏大的气势和民族自信心。
关键点2:雕塑、壁画等艺术形式开始多样化,艺术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
4.2 汉代艺术与儒道思想
关键点1:汉代艺术体现了儒家经世致用的思想。
关键点2:同时融合了道家自然观念,形成了独特的艺术表现。
第五章:魏晋六朝的艺术精神
5.1 魏晋六朝艺术的变迁
关键点1:佛教传入中国,促进了艺术表现形式的创新。
关键点2:山水画、书法等艺术形式开始兴起,艺术更加注重个性表达。
5.2 士人画的精神内涵
关键点1:士人画强调“逸品”,即超出常规的艺术品格。
关键点2:画家通过作品抒发个人的情感与志趣,提升艺术品的精神价值。
第六章:唐代的艺术高峰
6.1 唐代艺术的成就
关键点1:诗歌、绘画、雕塑等各领域均达到历史高峰。
关键点2:艺术风格多样包容,展现了盛唐文化的气象。
6.2 唐代艺术的创新精神
关键点1:艺术家们敢于突破传统,探索新的艺术表现形式。
关键点2:宫廷艺术与民间艺术相互影响,共同繁荣。
第七章:宋元以降的艺术精神
7.1 宋元艺术的内涵转变
关键点1:宋代艺术注重内省与个人情感的表达。
关键点2:元代艺术则在异族统治下展现出新的民族意识。
7.2 明清艺术的多元发展
关键点1:明清艺术继续发展,形成了更为多元化的艺术格局。
关键点2:文人画在明清两代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