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弗农·W. 西斯尼 / 重庆大学出版社 / 2022年09月01日
《声音与现象》导读,作者弗农·W.西斯尼,深入剖析了德里达这部晦涩难懂却影响深远的著作。本书为读者提供了理解德里达解构思想的钥匙,探寻其发端与发展脉络。通过西斯尼的导读,读者能够穿越德里达看似矛盾、立场模糊的文风,领悟其当代哲学思想的核心。本书适合对德里达及其思想感兴趣的读者,尤其是初次接触德里达著作的读者,它将是你理解解构主义哲学的有力助手。无论你是哲学专业学者还是普通读者,本书都能为你揭示德里达思想的奥秘,引领你走进解构主义的世界。通过本书,你将更加深入地理解德里达的《声音与现象》,以及解构主义在当代哲学中的重要地位。
可滚动、双指缩放查看
第一章:引言
1.1 哲学背景
现象学:关注意识现象的本质和结构。
解构主义:对传统哲学体系的批判性分析,揭示其内在的矛盾和不一致性。
1.2 德里达的立场
反对语音中心主义:质疑言语与文字的二元对立,主张文字的重要性。
文本的多义性:认为意义不是固定的,而是在阅读过程中不断生成。
第二章:声音与现象
2.1 语音中心主义的起源
柏拉图:理念论中言语的优先性。
亚里士多德:语言作为表达思想的工具,言语优于文字。
2.2 结构主义的影响
索绪尔: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区分语言和言说。
结构主义:强调语言结构对意义的决定作用。
2.3 声音与现象的辩证法
声音的现象学:声音作为意识的表现。
现象的声音学:声音现象背后的结构和历史。
第三章:文本与解构
3.1 文本的本质
开放性:文本的意义不是封闭的,而是开放的。
互文性:文本之间相互引证和参照。
3.2 解构的策略
双重解读:同时肯定和否定文本的表面意义。
游戏的概念:语言的游戏性质,不确定性。
3.3 阅读行为
积极的阅读:读者参与到文本的意义创造中。
延异的概念:意义的时间性和空间性延迟。
第四章:德里达的超越
4.1 对西方哲学的反思
在场与缺席:对哲学中“真实存在”的再思考。
语言的偶然性:挑战语言的透明性和确定性。
4.2 语言的维度
时间的维度:语言随时间推移而变化。
空间的维度:语言的多样性和地域性。
4.3 超越解构
新的哲学起点:提出新的哲学方法和方法论。
伦理学和政治学:探讨责任和正义的语言学基础。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