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凯平 / 中信出版集团 / 2020年07月01日
《活出心花怒放的人生》是一本写给中国青年的幸福枕边书,作者是清华大学心理学教授彭凯平。本书针对当代年轻人面临的焦虑、烦躁、沮丧等问题,提出了一系列积极心理学的解决方案,帮助读者重拾幸福的感觉。作者认为,幸福不是简单的物质满足,而是一种内心的感受。通过调整心态、培养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我们可以抵御外界的负面影响,活出更加充实、美好的人生。本书语言简洁易懂,案例贴近生活,适合广大年轻人阅读,尤其对于那些渴望拥有积极心态、追求幸福生活的读者,更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通过阅读本书,读者可以掌握幸福的密码,开启心花怒放的人生之旅。
可滚动、双指缩放查看
第一章:幸福的真相
1.1 幸福的科学定义
主观幸福感:个体对生活的整体满意度。
积极情绪:快乐、满足、希望等正面情绪的频率和强度。
意义的追求:个人的价值观和生活目标。
1.2 幸福与物质的误区
物质主义:认为物质财富是幸福的主要来源。
科学发现:物质满足对幸福感的提升有限,超过一定阈值后,不再增加幸福感。
1.3 幸福的方法论
培养积极心态:通过感恩练习、冥想等方法培养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追寻意义:明确个人价值观,为实现有意义的生活目标而努力。
第二章:积极心理学的启示
2.1 积极心理学的研究重点
优势发掘:研究人类的优势和潜能,如勇气、正义、智慧等。
积极体验:强调积极情绪的体验和培养,如喜悦、爱、感激等。
2.2 正念的力量
正念冥想:训练当下觉察的能力,活在当下,提高生活质量和创造力。
自我接纳:通过正念冥想实现对自己的无偏见接纳,增强内在平和。
2.3 幸福感的人际传递
同理心:理解他人的情感,增强人际关系。
积极关系:通过提供支持和帮助来增进友谊和爱情。
第三章:如何构建积极的社会联系
3.1 社会支持的重要性
社交互动:与人交往可以提供情感支持和社会资源。
孤独感:缺乏社会联系会降低幸福感,增加心理健康问题。
3.2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真诚待人:展现真实的自己,建立信任和亲密。
倾听他人:认真倾听是表达关心的方式,有利于建立深厚的友谊。
3.3 社区参与的价值
志愿服务:通过帮助他人和服务社区,感受自我价值提升。
公民参与:积极参与社会公共事务,增强归属感。
第四章:面对挑战的态度
4.1 应对压力的新视角
压力作为动力:适度的压力可以激发潜能,促进成长和发展。
压力的生理影响:了解压力对身体的影响,学习有效的压力管理技巧。
4.2 接受并适应变化
灵活性:保持开放的心态,适应环境的变化。
韧性:面对逆境时,保持坚韧不拔的精神和恢复力。
4.3 寻找成长的契机
失败的学习价值:将失败视为学习和进步的机会。
持续的努力:坚持不懈,不断追求个人的成长和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