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 Peter Buirski、[南非] Amanda Kottler /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 2019年09月01日
《当代自体心理学:多样性的新发展》一书由Peter Buirski和Amanda Kottler合著,探讨了自体心理学在现代的新发展和多样性。自海因兹·科胡特的经典之作《自体的分析》问世以来,自体心理学已经历了35年的演变与丰富。本书在这一背景下,深入剖析了自体心理学的当代理论与实践,特别是其在应对多样性方面的新思考和应用。作者们通过本书,旨在为读者提供一个更加全面、深入的自体心理学视角,以适应当今社会多元化的需求。书中内容丰富,既有理论探讨,也有实例分析,是自体心理学研究者和实践者不可多得的参考资料。
可滚动、双指缩放查看
第一章:导论
1.1 自体心理学的起源与发展
创始人:海因兹·科胡特(Heinz Kohut)
核心概念:自体的健康发展与自我体验的重要性
发展脉络:从经典精神分析到自体心理学的转变
1.2 当代自体心理学的新趋势
多元化:多种心理理论的融合
实证研究:对自体心理学理论的科学验证
跨文化视角:全球化背景下的自体心理学
第二章:自体心理学的理论基础
2.1 自体与自恋
自体的概念:人格的核心结构
健康的自恋:必要的自尊和自我价值感
病理性的自恋:过度关注自己的需求和形象
2.2 共情与自体客体关系
共情的定义:理解他人的情感和需要
自体客体:对个体成长至关重要的他者经验
修复性关系:通过良好关系修复早年自体客体关系的不足
第三章:当代自体心理学的治疗方法
3.1 自体心理学取向的心理治疗
治疗目标:增强自体的一致性和稳定性
治疗技术:镜映、共鸣、理想化
治疗过程:建立治疗联盟,探索患者的主观世界
3.2 干预策略
具体化:帮助患者将抽象感受转化为具体经验
揭示与解释:适当揭露无意识内容,提供解释以促进洞察
挑战与设置界限:引导患者面对现实挑战,同时保持治疗边界的清晰
第四章:多样性与自体心理学
4.1 文化与自体心理学的对话
文化敏感性:考虑文化背景对自身体验的影响
跨文化治疗:将自体心理学原则应用于不同文化背景的个体
4.2 性别、性与身份认同
性别认同:自体心理学对性别角色的见解
性取向与心理健康:自体心理学的包容性视角
多元身份认同:在自体心理学中理解和尊重多样性
第五章:自体心理学的未来展望
5.1 研究进展与挑战
实证研究的挑战:测量自体的复杂性
跨学科合作:心理学与其他领域的交融
5.2 实践与应用
教育领域:自体心理学对教育和培训的影响
社会工作:将自体心理学应用于社区服务和组织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