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 吉尔·德勒兹 /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2019年06月01日
《差异与重复》是法国哲学家吉尔·德勒兹的重要著作,被公认为当代哲学的经典之作。在这本书中,德勒兹对自柏拉图以来的西方形而上学传统进行了深入的批判,提出了大量新颖且独具创意的概念。他强调了差异的重要性,认为差异是世界的本质,而重复则是差异的表现形式。德勒兹通过差异与重复的哲学思考,试图为我们揭示出一个多元、动态且充满生机的世界观。这部作品对于理解德勒兹的哲学思想以及当代哲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哲学视角,引领我们重新审视和思考世界的本质。
可滚动、双指缩放查看
第一章:导论:重复与差异
1.1 重复的概念
**定义**: 重复不是同一性的再现,而是差异的生成。
**性质**: 重复揭示了一种内在的差异性,是对同一性的超越。
1.2 差异的本质
**定义**: 差异不仅仅是不相同,它是存在的多样性与其关系。
**观点**:德勒兹认为差异是思想的对象,是生成的动力。
1.3 研究的必要性
**现状**: 传统哲学倾向于将差异归结于同一性之下。
**目标**: 探索差异自身的逻辑和动力学,以及它如何在重复中显现。
第二章:差异自身
2.1 差异的概念史
**分析**: 追溯了从柏拉图到黑格尔等哲学家对差异的理解。
**批判**: 指出传统哲学中差异常被贬低为次要或从属的概念。
2.2 差异的多重性
**观点**: 差异不仅是事物之间的区别,而且是存在于事物内部的多重性和复杂性。
2.3 差异的本体论地位
**论点**: 差异是事物存在的基本特征和基本力量。
第三章:重复的形式与实质
3.1 表面的重复
**描述**: 表面的重复是对同一性的再现,通常是基于习俗和习惯。
**分析**: 此种重复忽视了差异的生成力。
3.2 深层的重复
**概念**: 深层的重复揭示了差异的力量,它是创造性和运动的源泉。
**讨论**: 重复不仅是对过去的再现,也是未来的预兆和新形式的生成。
3.3 作为原则的重复
**主张**: 重复在差异的基础上运作,它产生新的意义和形式。
第四章:差异与重复的辩证法
4.1 重复与记忆的关联
**观点**: 记忆通过其选择性和组织方式参与了重复的形成。
**讨论**: 记忆不是简单地回顾过去,而是在构建现在和未来的重复过程中发挥作用。
4.2 重复与意识的交织
**分析**: 意识与重复相互交织,构成了经验和知识的条件。
**批判**: 传统心理学的意识模型忽略了重复的差异化作用。
4.3 重复、差异与事件的统一体
**结论**: 重复与差异是不可分割的,它们共同构建了事件和经验的独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