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立华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2019年03月01日
《中国哲学十五讲》一书由杨立华所著,通过对中国古代十五位代表性哲学家的思想体系进行深入剖析,全面展现了中国哲学的博大精深。作者以每位哲学家的核心问题为切入点,精准阐释其概念内涵及相关问题,使得读者能够迅速把握各家学说的精髓。本书不仅对中国哲学的发展历程进行了系统梳理,还对其中的思想精髓进行了深入挖掘,有助于读者全面了解中国哲学的独特魅力和智慧。无论是对于哲学爱好者还是专业学者,本书都是一部不可多得的佳作,值得一读。通过阅读本书,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哲学的精神内涵,从而为自己的思考和人生提供有益的启示。
可滚动、双指缩放查看
第一讲 中国哲学的精神
1.1 中国哲学的特征
人文主义:中国哲学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实践性:中国哲学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整体性:中国哲学倾向于从整体上把握事物和现象。
1.2 中国哲学的宇宙观
天人合一:认为人的生命与宇宙大化流行息息相关。
阴阳五行:解释自然界变化的基本原理。
1.3 中国哲学的人生观
修养与道德:个人应通过修养提升道德品质。
中和之道:中庸之道是人生的理想状态。
第二讲 儒家哲学
2.1 孔子的哲学思想
仁:孔子的核心思想,指人与人关系的和谐。
礼:社会秩序和个人行为的规范。
君子:孔子的理想人格,重德性和学问。
**孟子**的人性本善:人性中固有的善是可以通过修养而发展出来的。
**荀子**的人性恶:人性本贪欲,需要通过教育和礼仪来约束。
2.2 孟子和荀子的哲学
第三讲 道家哲学
3.1 老子和庄子的思想
道:宇宙的本体和万物运行的规律。
无为:顺应自然,不加人为干预。
逍遥游:超越世俗束缚,达到精神自由。
3.2 道教的发展
养生:道教重视身体和精神的双重健康。
长生不老:追求永恒的生命是道教的主要目标之一。
第四讲 魏晋玄学
4.1 玄学的兴起
名教与自然:探讨社会规范与人的自然本性的关系。
4.2 王弼的哲学
崇本息末:强调“无”的重要性,即道的无形本体。
4.3 郭象的独化论
物各自生:万物自生自化,不依赖他物。
第五讲 中国佛教哲学
5.1 佛教的传入与影响
因果报应:引入轮回转世和因果观念。
空性理论:阐释世间一切事物的本质是空无自性。
5.2 法相唯识宗
万法唯识:世界上的一切现象都是心识的表现。
5.3 禅宗的哲学
顿悟成佛:强调直觉和瞬间的开悟。
第六讲 宋明理学
6.1 理学的起源与发展
天道性命:探讨天理与人性关系。
6.2 朱熹的哲学
格物致知:通过研究事物获得知识。
理气论:理是形而上学的原则,气是形而下学的材料。
6.3 王阳明的哲学
知行合一:认知和行动是不可分的。
致良知:每个人内心都有天生的道德知识。
第七讲 现代中国哲学的转型
7.1 西学东渐的影响
现代科学:对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挑战和补充。
7.2 新儒家的兴起
儒学现代化:试图结合儒家思想和现代科学。
7.3 当代中国哲学的方向
多元化:各种哲学思想的交融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