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泽厚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2008年06月01日
《华夏美学·美学四讲》一书由李泽厚所著,深入探讨了以儒家思想为主体的中华传统美学。书中指出,华夏美学的根基在于非酒神型的礼乐传统,其基本观点、范畴及所探讨的问题,均体现了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此外,书中还揭示了华夏美学所包含的内在矛盾,展示了其丰富多样的美学面貌。通过阅读本书,读者不仅可以深入了解中华传统美学的精髓,还能感受到儒家思想对于美学观念的深远影响。这本书对于研究华夏美学、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具有重要价值,是美学爱好者和研究者不可多得的佳作。
可滚动、双指缩放查看
第一章:美学导论
1.1 美学的定义与发展
**定义**: 美学是研究审美现象和审美经验的哲学学科。
**发展**: 近代美学从18世纪启蒙时期开始,逐渐形成独立的学科。
1.2 美的本质与特性
**本质**: 美的本质是自然的人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特性**: 美的特性包括形象性、感染性和社会性。
第二章:华夏美学概述
2.1 华夏美学的起源与特点
**起源**: 华夏美学起源于远古时期的巫术礼仪活动。
**特点**: 注重情感体验、生命价值和生活实践,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2.2 华夏美学的核心范畴
**意境**: 指艺术作品通过形象思维所创造的情景交融、意蕴深厚的艺术境界。
**风骨**: 指艺术作品在形式和内容上所表现出来的精神风貌。
第三章:美学四讲
3.1 美感的分析
**心理结构**: 美感是感知、理解、想象、情感等心理要素的综合运动。
**共同美感**: 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存在共同的美感基础。
3.2 审美形态的划分
**优美**: 柔和平静、和谐协调的审美形态。
**崇高**: 强烈冲突、气势磅礴的审美形态。
**悲剧**: 揭示人生苦难和命运无常的艺术类型。
**喜剧**: 以诙谐幽默的方式揭示社会矛盾和人性的喜剧艺术。
3.3 艺术与美学
**艺术的本质**: 艺术是审美的社会意识形态,是人类把握世界的一种特殊方式。
**艺术与科学**: 艺术注重形象思维,科学强调逻辑思维,二者相互补充。
3.4 美育与德育
**美育**: 通过艺术和教育培养人们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
**德育**: 培养道德品质和思想观念的教育的过程应与美育相结合,相辅相成。
第四章:华夏美学的现代意义
4.1 华夏美学与现代生活
**现代适应**: 华夏美学的理念可以与现代生活相融合,提升个人生活品质。
**现代批判**: 对现代社会消费主义、物质主义的批判和反思。
4.2 华夏美学的全球化视野
**跨文化交流**: 华夏美学可以为世界美学贡献独特的视角和思考。
**全球视野**: 在全球化背景下,华夏美学应积极参与国际学术交流和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