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gor Stravinsky / 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 / 2008年04月01日
《音乐诗学六讲》是伊戈尔·斯特拉文斯基在1939年受哈佛大学“诺顿系列讲座”邀请所撰写的一部重要著作。本书通过六讲内容,深入探讨了音乐与诗歌之间的相互关系,揭示了音乐背后的诗意和美学价值。斯特拉文斯基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厚的音乐造诣,阐述了音乐创作中的灵感来源、结构原则以及表现手法,为读者呈现了一个充满艺术韵味的音乐世界。本书不仅对于音乐学者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同时也为广大音乐爱好者提供了一部极具启发性的读物,有助于读者更深入地理解和欣赏音乐作品的内涵与魅力。斯特拉文斯基的见解独到且深刻,使得《音乐诗学六讲》成为音乐与文学交叉领域的一部经典之作。
可滚动、双指缩放查看
第一章:音乐与语言
1.1 音乐与语言的相似性
共同点:都使用声音来表达思想。
表达方式:音乐通过旋律、节奏和和声,而语言通过词汇和语法。
1.2 音乐与语言的差异
语义性:音乐没有明确的语义含义,而语言具有明确的词汇意义。
形式美:音乐更注重声音的美感和整体结构的设计。
第二章:音乐的形式与结构
2.1 音乐的构成元素
声音:音乐的材料基础。
节奏:赋予音乐生命的律动。
旋律:音乐的灵魂,表达基本情绪。
和声:增加音乐的表现力和色彩。
2.2 音乐的结构类型
奏鸣曲式:通过对比和平衡原则组织音乐材料。
变奏曲式:基于一个基本主题进行各种变化。
复调形式:多个独立旋律线同时进行的音乐结构。
第三章:音乐的时间性与空间性
3.1 时间性
音乐流动:音乐的感知是基于时间的线性流动。
节奏变化:通过不同的速度和强度变化创造出动态的听觉体验。
3.2 空间性
音色组合:不同的乐器和声音创造出丰富的空间感。
回声与共鸣:在音乐中创造出的空间效果。
第四章:音乐与情感
4.1 情感的表达
情绪传递:音乐能够通过声音的质感和强度传达情感。
联想作用:特定的音乐元素能够激发听众的情感记忆。
4.2 艺术的自由
创作自由:作曲家对情感的表达不应受到限制。
即兴创造:即兴演奏作为情感流露的一种形式。
第五章:音乐的创新与传统
5.1 创新的意义
新音乐的探索:不断创新是音乐艺术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风格演进:创新在音乐风格演变中的作用。
5.2 传统的重要性
历史沉淀:传统为当代音乐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资源。
尊重与学习: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进行创新。
第六章:音乐的诗学与美学
6.1 音乐的诗学
音乐的故事性:音乐作品中蕴含的故事性和戏剧性。
音乐的形象性:音乐能够创造出超越语言的意象世界。
6.2 音乐的美学
音乐的价值判断:美的标准和审美趣味的主观性。
艺术与道德:音乐艺术的社会责任和伦理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