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uhang Li /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 2020年04月01日
《Becoming Guanyin: Artistic Devotion of Buddhist Women in Late Imperial China》一书由Yuhang Li所著,探讨了观音菩萨在中国晚期帝国时期佛教女性中的艺术奉献。书中指出,观音菩萨最初在印度以菩萨Avalokiteśvara的形象出现,后来在中国演变为广受欢迎的女神形象。作者通过深入研究佛教艺术、文献和信仰实践,揭示了女性佛教徒如何通过艺术创作和奉献来崇拜观音,并将其融入自己的生活中。这本书不仅为我们提供了关于观音菩萨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还展示了中国佛教女性在宗教实践中的重要角色。对于对佛教文化、艺术和性别研究感兴趣的读者来说,这是一本极具价值的著作。
可滚动、双指缩放查看
一、引言(Introduction)
主要内容:介绍观音菩萨在晚期中华帝国佛教中的地位,以及女性信徒对观音的崇拜。
关键点:
观音菩萨的慈悲形象与广泛信仰。
女性佛教徒对观音的特殊情感投入。
佛教艺术中观音形象的多样性与宗教实践的关系。
二、观音在中国佛教中的发展(The Development of Guanyin in Chinese Buddhism)
小节一:早期观音的形象与传播
**关键点**:
早期观音形象在印度和中亚的传播基础。
中国观音形象的本土化及其与道教、儒教的影响。
小节二:宋代至明清时期观音崇拜的兴起
**关键点**:
宋代禅宗兴盛与观音崇拜的密切关系。
明清时期女性信徒增多,观音成为女性精神寄托的主要对象。
三、女性艺术家与观音图像的创作(Female Artists and the Creation of Guanyin Images)
小节一:女性艺术家的社会地位与艺术修养
**关键点**:
女性艺术家在封建社会中有限的社会参与度。
佛教信仰为她们提供了艺术创作和自我表达的空间。
小节二:女性艺术家创作的观音形象
**关键点**:
女艺术家创作观音像的独特视角和情感表达。
观音形象在艺术作品中的美学价值和宗教象征意义。
四、女性与观音崇拜的实践(Women and the Practice of Guanyin Worship)
小节一:家庭与宗教生活
**关键点**:
家庭作为女性佛教徒观音崇拜的主要场所。
观音菩萨在家庭宗教仪式中的作用。
小节二:观音会与女性社交网络
**关键点**:
女性组织的观音会及其在社会中的功能。
通过观音会形成的女性社交网络及其文化意义。
五、观音文化与女性身份建构(Guanyin Culture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Female Identity)
主要内容:探讨观音文化如何帮助女性建构自我身份。
关键点:
观音菩萨的女性形象对女性信徒性别认同的影响。
佛教信仰中女性平等观念的体现及其对女性个体成长的支持。
六、结论(Conclusion)
主要内容:总结观音艺术与女性宗教信仰的关系和影响。
关键点:
观音艺术的多样性和深远影响。
观音崇拜如何在历史和现实中持续地为女性提供精神和文化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