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诺曼· 莱布雷希特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2018年10月01日
《为什么是马勒?》一书由英国作家诺曼·莱布雷希特撰写,深入探讨了奥地利作曲家古斯塔夫·马勒及其十部交响曲如何对世界产生深远影响。马勒的音乐不仅跨越了文化与政治的界限,更在众人心中唤起共鸣。书中指出,美国电影协会评选的最棒25部电影中,超过一半的配乐作曲师都受到马勒的启发。这位交响曲大师以其独特的音乐风格,成功将交响曲带入主流文化,成为深受全球喜爱的作曲家。这本书不仅是对马勒音乐生涯的精彩回顾,更揭示了其音乐作品背后的深刻内涵和广泛影响。对于热爱音乐、电影和文化的读者来说,这是一本不容错过的佳作。
可滚动、双指缩放查看
第一章:引言
关键点:
马勒的交响曲为何在现代仍然重要。
马勒个人生平与音乐的关联。
第二章:马勒的音乐起源
小节一:童年与早期教育
马勒早年在波西米亚的成长经历。
家庭音乐环境对其音乐兴趣的影响。
小节二:音乐学习与早期作品
马勒在维也纳音乐学院的学习生涯。
早期交响曲和室内乐作品的创作特点。
第三章:十年的交响曲创作(No.1-No.4)
小节一:第一交响曲《巨人》
作品中对传统形式的突破。
乐曲中的戏剧性和自然主义元素。
小节二:第二交响曲《复活》及其他
第二交响曲中马勒对生命和死亡的哲学思考。
第三、四交响曲的探索与创新。
第四章:马勒与弗洛伊德
关键点:
马勒音乐中的心理分析元素。
弗洛伊德对马勒创作的影响。
第五章:环游世界与晚期作品
小节一:美国之行
马勒在纽约大都会歌剧院的经历。
美国元素在其晚期作品中的体现。
小节二:第九交响曲《告别》
该交响曲作为马勒音乐生涯的终章。
对生死、爱与希望的深刻表达。
第六章:遗作与影响
小节一:《第十交响曲》
未完成的《第十交响曲》及其传奇色彩。
后人对该作品的续写和研究。
小节二:马勒的音乐遗产
马勒对后世作曲家如肖斯塔科维奇等的影响。
现代乐团和音乐家的马勒演绎风格。
第七章:结论
关键点:
重新审视马勒交响曲的历史地位和当代意义。
马勒的音乐如何继续启迪和感动现代听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