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马修•H.奥尔森 B.R.赫根汉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2018年09月01日
《人格心理学入门》第8版,由马修•H.奥尔森与B.R.赫根汉合著,深入探讨了人格心理学的核心议题。本书旨在解答诸如人类共性的根源、个体差异的成因、人性的本质、心身关系,以及童年经验与成年人格特征的关联等问题。作者通过系统梳理人格心理学的理论与实证研究,为读者提供了一幅全面而细致的人格心理画卷。本书不仅适合心理学专业的学生和研究者,也适合对人性探索感兴趣的广大读者。通过阅读本书,读者可以增进对自我与他人的理解,更好地把握人格的形成与发展,为实现自我成长与和谐人际关系提供有益的指导。
可滚动、双指缩放查看
第1章:人格心理学导论
1.1 人格心理学的定义与目标
定义:研究个体差异、行为模式和心理过程的科学。
目标:解释和预测个体的行为、思维和情感。
1.2 人格心理学的主要领域
特质理论:研究人格的基本结构。
生物学视角:探索遗传和生理因素对人格的影响。
心理动力学理论:强调潜意识冲突和童年经历的作用。
人本主义理论:关注个体的自我实现和自由意志。
认知行为理论:研究思维、情感和行为之间的关系。
社会文化视角:探讨社会和文化背景如何塑造人格。
1.3 人格评估方法
自我报告问卷:如大五人格量表(NEO-PI-R)。
投射测验:如墨迹测验(Rorschach inkblot test)。
行为观察:在自然环境中观察个体的行为。
访谈法:通过与个体的直接交流获取信息。
第2章:人格特质的测量与发展
2.1 特质理论的演变
卡特尔的特质理论:提出16种人格特质。
艾森克的三个维度:外倾性、神经质和精神质。
大五人格模型:开放性、责任心、外倾性、宜人性和神经质。
2.2 特质的评估技术
心理测验:如MMPI, EPQ等。
因子分析:统计方法,用于识别特质结构。
2.3 特质的发展
稳定性与变化:特质在不同年龄段和生命周期中的稳定性。
遗传与环境因素:对特质发展的相互作用。
第3章:生物学与人格
3.1 脑结构和功能与人格
前额叶皮层:决策、规划和社会行为。
边缘系统:情绪处理。
神经递质:如多巴胺、5-羟色胺与大五人格的关系。
3.2 遗传学与人格
双生子研究:同卵与异卵双生子的比较。
基因与行为:特定基因与人格特质的关联。
3.3 生理反应与人格
气质差异:个体对刺激的先天反应方式。
激素水平:如睾酮与攻击性的关系。
第4章:心理动力学与精神分析理论
4.1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
人格结构:本我、自我和超我。
防御机制:应对内在冲突的心理策略。
4.2 新精神分析理论
荣格的分析心理学:集体无意识和原型概念。
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强调社会兴趣和生活方式。
4.3 心理治疗的实践
精神分析治疗:通过解释和处理潜意识的冲突。
心理动力学治疗:关注情绪体验和过去的经历。
第5章:人本主义心理学与人本主义疗法
5.1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
自下而上:从基本需求到自我实现的层次。
自发性:高峰体验和个人成长。
5.2 罗杰斯的自我理论
真实自我与理想自我:个人一致性和自尊。
条件性与无条件积极关注:父母与社会环境对个人成长的影响。
5.3 人本主义治疗方法
以客户为中心的治疗:非指导性,强调个人的自我探索。
第6章:认知行为理论与疗法
6.1 认知理论的基础
图式:个人对世界的理解和组织经验的方式。
认知失调:信念和行为之间的一致性问题。
6.2 行为的强化和学习
操作条件作用:行为受后果的影响。
经典条件作用:学习通过关联和联想进行。
6.3 认知行为疗法及其应用
认知行为疗法(CBT):结合认知重构和行为改变的方法。
应用:焦虑障碍、抑郁症等心理问题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