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艾里希·弗洛姆、[美国] 埃里希·弗洛姆 / 人民文学出版社 / 2018年11月01日
《逃避自由》是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和哲学家艾里希•弗洛姆的经典之作,深入探讨了极权主义的社会心理根源。本书指出,现代人在获得自由的同时,也面临着孤独和无助的困境,为了逃避这种自由所带来的负担,许多人选择臣服于极权主义。弗洛姆通过精神分析的方法,深刻揭示了人类内心的矛盾和人性的复杂性,同时也提出了对于自由和个人独立性的追求是人类进步和发展的重要动力。本书的观点独到,分析深刻,对于理解当代社会和人类行为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被誉为社会学领域的经典之作。通过阅读本书,读者可以深入思考自由的真谛,以及如何在现代社会中实现个人的自由与独立。
可滚动、双指缩放查看
第一章:自由——一个心理学问题?
1.1 自由的历史背景
中世纪的社会结构:个人与社会紧密联系。
资本主义的兴起:个人开始脱离传统束缚,体验更多自由。
1.2 自由的心理影响
积极的自由:自主决策,自我实现。
消极的自由:孤立无援,无权利与义务的约束。
第二章:个人的出现及自由的模棱两可
2.1 从中世纪到现代的个人
个体的崛起:从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的转变。
自由与孤独:新的自由带来的不仅是权力,还有孤独和焦虑。
2.2 自由的双重意义
自由与控制:自由意味着可以选择,但也意味着必须选择。
成长与异化:自由是成长的机会,也可能是异化和疏离的源头。
第三章:宗教改革时代的自由
3.1 宗教改革与个人主义
加尔文主义:强调预定论,加剧了个体的孤独感和不安全感。
逃避自由:宗教成为逃避世俗自由带来的孤独和责任的手段。
3.2 马丁·路德与逃避自由
路德的信仰观念:强调信仰而非行为,提供了一种避免个体责任的选择。
第四章:现代社会的自由与异化
4.1 经济自由与心理困境
自由市场:经济自由带来了竞争和不安全感。
心理适应:为了适应这种自由,人们可能采取逃避策略。
4.2 自由与权威的关系
权威与服从:现代社会中权威和服从的新形式。
法西斯主义心理学:解释为何人们会追求权威主义的领导。
第五章:逃避机制
5.1 权威主义
对权威的依赖:权威主义作为一种逃避自由的方式。
施虐与受虐:权威关系中的心理动态。
5.2 破坏欲和机械趋同
破坏欲:通过破坏来克服无力感。
机械趋同:模仿他人以避免独立思考和自由选择的压力。
第六章:自由与民主
6.1 民主社会中的自由问题
自由主义与民主:确保个体自由的制度安排。
文化与自由:文化价值观对自由的影响。
6.2 心理健康的条件
爱与劳动:实现个体价值的基础。
积极的自由:自我实现与社会责任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