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裕锴 / 复旦大学出版社 / 2017年12月01日
《禅宗语言》是周裕锴先生深入研究禅宗语言艺术的著作,首次由浙江人民出版社在1999年出版,随后在2002年由台湾宗博出版社进行了再版。经过进一步的修订和完善,本书被纳入了“周裕锴禅学书系”中。在书中,周裕锴先生详细探讨了唐宋时期禅宗语言的发展轨迹,揭示了其独特的语言特点和内在的哲学思想。 作者通过对禅宗典籍的深入分析,展示了禅宗如何通过非传统的语言和表达方式,如公案、话头、以及禅师们独特的言行,来指导弟子实现心灵的觉醒和自我超越。书中不仅关注了禅宗语言的形式和结构,还着重于其在禅宗修行和实践中的功能和意义。 《禅宗语言》不仅为读者提供了对禅宗语言艺术的深刻理解,也为研究中国佛教文化、哲学和文学的学者提供了宝贵的参考。通过本书,读者可以领略到禅宗如何巧妙地运用语言作为修行工具,以及这些语言形式如何影响了后世的文化和思想。
可滚动、双指缩放查看
第一章:禅宗语言的起源与背景
1.1 汉传佛教的语言观
要点1:汉传佛教早期注重经典的翻译与传播。
要点2:随着禅宗的兴起,开始重视日常生活中的“言语道断”。
1.2 禅宗对语言的挑战
要点1:禅宗倡导不依赖于文字经典的悟性体验。
要点2:禅宗公案中存在大量打破常规逻辑的语言现象。
第二章:禅宗语言的哲学内涵
2.1 禅宗的语言本体论
要点1:禅宗视语言为修行的一部分,而非仅仅是表达工具。
要点2:禅宗强调语言的局限性和超越语言的必要性。
2.2 禅宗的语言实践论
要点1:修行的过程包括对语言的深刻理解和超越。
要点2:禅宗语言实践中体现的“以心传心”和“无言说”的智慧。
第三章:禅宗语言的特色分析
3.1 公案语言的特点
要点1:公案语言通常含糊多义,旨在激发学生的思考。
要点2:公案中的反常逻辑和奇异回答是禅师引导学生的手段。
3.2 机锋棒喝的语言风格
要点1:“机锋”指迅速锐利的问答,“棒喝”则是通过打骂等身体动作来示法。
要点2:这种方式突破了普通语言的限制,直指人心。
第四章:禅宗语言与现代语言学
4.1 禅宗语言学与结构主义
要点1:结构主义语言学家尝试从禅宗语言中找寻语言的本质结构。
要点2:禅宗语言的随意性和非系统性对结构主义提出挑战。
4.2 禅宗语言学与后现代哲学
要点1:后现代哲学家认为禅宗语言揭示了传统语言的虚假性和权威性。
要点2:禅宗的无言说与后现代哲学的“语言游戏”观念相呼应。
第五章:禅宗语言的文学与艺术表现
5.1 禅宗语言的文学性
要点1:禅诗和禅语富含哲理,体现了语言的美学价值。
要点2:文学作品中的禅语往往需要读者的悟性才能领会其深意。
5.2 禅宗语言的艺术表现力
要点1:禅宗精神影响了中国传统艺术的发展,如绘画、书法。
要点2:艺术作品中的禅宗元素表现了作者对禅境的理解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