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罗森 等 /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 2017年11月01日
《音乐批评的五种哲学视角》是由多位作者共同撰写的一部深入探讨音乐批评的书籍。这些内容最初源于1978至1979年间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举办的塔尔海默系列讲座。书中的每一章节都从不同的哲学角度出发,为读者提供了对音乐批评的多维度理解。 第一章可能会介绍分析哲学视角下的音乐批评,强调逻辑分析和音乐结构的重要性。这一章节可能会探讨如何通过精确的音乐分析来揭示作品的内在逻辑和形式特征。 第二章可能会聚焦于现象学视角,探讨音乐是如何被听众所感知和经验的。这一视角可能会关注音乐的情感表达和个人体验,以及这些体验如何影响对音乐的理解和评价。 第三章可能会从解释学的角度出发,讨论音乐的意义是如何在演奏者、听众和作品之间相互作用中产生的。这一章节可能会分析音乐解释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以及解释过程中的主观与客观因素。 第四章可能会探讨批判理论视角下的音乐批评,关注音乐与社会、政治和意识形态的关系。这一视角可能会探讨音乐如何反映和批判社会现实,以及音乐批评如何促进社会变革。 最后一章可能会从后现代主义的角度来审视音乐批评,挑战传统的音乐价值观和审美标准。这一章节可能会讨论音乐多样性和解构主义在音乐批评中的应用,以及后现代视角如何促进对音乐更为开放和多元的理解。 整体而言,这本书通过五种不同的哲学视角,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全面而深入的音乐批评理论框架,旨在促进对音乐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批判性思考。
可滚动、双指缩放查看
第一章:音乐批评导论
1.1 音乐批评的定义与功能
定义:音乐批评是对音乐作品、表演、理论及其相关文化现象的分析与评价。
功能:提供审美判断、深化理解、促进音乐文化发展。
1.2 音乐批评的历史与发展
早期音乐批评:多基于作曲家、演奏者的传记。
现代音乐批评:涉及更广泛的理论基础和社会、文化影响分析。
第二章:表现主义视角
2.1 表现主义的哲学基础
主观性:音乐是作曲家情感的直接表达。
形式内容一元论:音乐的形式和内容是不可分割的整体。
2.2 表现主义视角下的音乐批评
作品分析:探索作品中的情感结构和表现手法。
表演评价:表演者如何传达作品的情感深度。
第三章:形式主义视角
3.1 形式主义的哲学立场
客观性:音乐的自主性,不必然与现实世界相关。
结构分析:音乐的形式结构是批评分析的核心。
3.2 形式主义视角下的音乐批评
作品分析:关注作品内部的形式元素,如旋律、节奏、和声。
风格研究:分析作曲家的风格特点和历史流变。
第四章:象征主义视角
4.1 象征主义的哲学意涵
深层意义:音乐作为符号系统,蕴含丰富的象征意义。
解释学方法:音乐批评需通过解释来揭示其内在的哲理和信息。
4.2 象征主义视角下的音乐批评
作品解读:探寻作品隐含的象征和寓意。
文化背景考察:分析音乐在特定文化语境下的象征作用。
第五章:功能主义视角
5.1 功能主义的哲学基础
目的性:音乐的社会功能和其在人类生活中的角色。
历史唯物主义:音乐是社会结构和历史发展的反映。
5.2 功能主义视角下的音乐批评
社会功能分析:讨论音乐在文化和社会中的功能。
历史研究:结合历史背景考察音乐的功能演变。
第六章:后现代主义视角
6.1 后现代主义的哲学特色
多元性:拒绝单一真理和普遍价值标准。
解构主义:质疑音乐的传统结构和解读模式。
6.2 后现代主义视角下的音乐批评
多元解读:鼓励对音乐进行多角度、开放的解读。
文化批判:反思音乐与权力、意识形态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