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罗森 等 /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 2017年11月01日
《音乐批评的五种哲学视角》是由多位作者共同撰写的一部学术著作,旨在从不同的哲学角度探讨音乐批评。这些讲座最初是在1978-1979年间于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举行的塔尔海默系列讲座的一部分。书中的每一章都代表了一种独特的哲学视角,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全面的框架,用以理解和评价音乐。 第一章可能探讨了分析哲学的视角,关注音乐的结构、形式和逻辑,以及这些元素如何影响音乐的意义和接受。第二章可能涉及了现象学视角,讨论音乐是如何被听众感知和经验的,以及这些感知如何塑造音乐的意义。 第三章可能专注于历史唯物主义,分析音乐在社会和历史背景下的发展,以及经济和政治因素如何影响音乐的创作和接受。第四章可能从存在主义的角度出发,探讨音乐如何表达个人的情感和经历,以及音乐如何与听众的个人存在产生共鸣。 最后一章可能探讨了后现代主义的视角,关注音乐的多样性和相对性,以及在后现代文化中音乐批评的角色和可能性。这些章节共同提供了一个多维度的音乐批评框架,使读者能够从不同的角度理解和评价音乐作品。
可滚动、双指缩放查看
第一章:音乐与哲学
1.1 音乐与哲学的关联
音乐与表达:音乐作为一种独特的表达形式,其意义往往与哲学探讨的主题紧密相关。
哲学对音乐的解读:哲学家通过对音乐的分析来阐述其关于艺术、美学甚至存在本质的观点。
1.2 音乐批评的哲学基础
批评的标准:哲学家提供了一套批评音乐的标准和方法论,用以评估音乐的艺术价值和审美标准。
音乐的本质:不同的哲学理论对音乐的本质有不同的定义和理解。
第二章:形式主义的音乐批评
2.1 音乐的形式主义理论
纯粹音乐:形式主义认为音乐的价值在于其形式结构,而非情感内容或故事叙述。
结构分析:音乐作品的评价建立在对其结构的细致分析和理解之上。
2.2 新形式主义
音乐的自足性:新形式主义强调音乐作品内部元素的独立性和自足性。
批评实践:批评家通过关注音乐的结构、和声、节奏等元素来评价作品。
第三章:表现主义与音乐批评
3.1 表现主义的核心理念
音乐的表现力:表现主义认为音乐是表达人的内在情感和精神状态的有效手段。
音乐的情感深度:音乐的批评不仅关注形式的完美,还重视情感内容的深刻性。
3.2 表现主义的音乐批评方法
象征与隐喻:批评家通过解读音乐中的象征和隐喻来揭示其深层含义。
作曲家与作品的关系:考察作曲家的个人情感如何影响作品的创作。
第四章:符号学的音乐批评
4.1 音乐的符号学分析
音乐作为符号:符号学将音乐视为一种符号系统,探究其如何传达意义。
结构和语义:研究音乐作品的结构如何产生意义,以及这些意义如何被听众解释。
4.2 符号学批评的实践
代码与解码:批评家分析音乐中的编码系统和解码过程,即意义的生成和接收。
音乐风格与文化:探讨音乐风格如何反映特定的文化和社会背景。
第五章:后现代的多元音乐批评
5.1 后现代音乐的多样性
去中心化:后现代音乐批评不追求统一的标准和本质,而是认可音乐多样性。
边缘文化和反传统:强调对边缘文化和反传统音乐的重视。
5.2 多元批评视角
跨学科的批评:结合社会学、人类学等其他学科的理论来解读音乐。
音乐的功能与社会责任:考虑音乐在社会中的功能和对听众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