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mon Fowler / Earnshaw Books / 2010年11月01日
《101 Essential Chinese Movies》是由Simon Fowler所著的一部指南性书籍,旨在为读者提供一份权威的中国大陆电影精选清单。这本书详尽地介绍了自中国电影诞生以来,最具影响力和艺术价值的101部作品。Fowler不仅聚焦于电影的艺术表现和技术创新,还深入探讨了这些电影在中国社会、文化和政治背景下的意义和影响。 书中所选的电影涵盖了各种类型,包括但不限于剧情片、喜剧片、动作片和纪录片,反映了中国电影产业的多样性和丰富性。每一部被收录的电影都配有详细的介绍和分析,包括导演的艺术风格、演员的表演、电影的制作背景以及影片在国内外的接受和评价。 Fowler还特别强调了中国电影如何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保持其独特的文化特色和表达方式。书中不仅为电影爱好者提供了观影指南,也为学者和研究人员提供了深入理解中国电影历史和发展趋势的宝贵资料。通过这本书,读者可以更全面地了解中国电影的艺术成就,以及它们在全球电影艺术中的地位和贡献。
可滚动、双指缩放查看
前言
介绍中国电影的历史背景与多样性。
本书旨在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的中国电影观看指南。
第一章:早期电影(1900-1949)
1.1 中国电影的开端
《定军山》:中国第一部电影,标志着中国电影史的开始。
《难夫难妻》:中国第一部故事短片,探讨婚姻制度。
1.2 战时电影
《风云儿女》:激发爱国情操的抗战电影。
《马路天使》:描绘了战争背景下的社会底层生活。
第二章:新中国电影(1949-1978)
2.1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电影
《白毛女》:反映农村土改运动的影片。
《英雄儿女》:展现抗美援朝时期的英雄故事。
2.2 文化大革命时期的电影
《红灯记》:八部样板戏之一,体现文化大革命期间的艺术风格。
第三章:改革开放后的电影(1978-2000)
3.1 第五代导演
张艺谋:以《红高粱》、《大红灯笼高高挂》等作品蜚声国际。
陈凯歌:以《黄土地》、《霸王别姬》探讨中国历史与文化。
3.2 第六代导演
贾樟柯:以《小武》、《站台》等电影关注社会变迁中小人物的故事。
第四章:新世纪中国电影(2000至今)
4.1 类型多样化
《英雄》:开启中国商业大片时代。
《疯狂的石头》:代表中国的喜剧片创新。
4.2 独立电影
《三峡好人》:贾樟柯的代表作,关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人。
《白日焰火》:刁亦男的作品,获得柏林电影节金熊奖。
回顾了一些被重新发现、评价甚高的老电影。
对这些电影的修复和再次上映的意义进行了讨论。
对于中国电影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鼓励读者自己去探索这个丰富多彩的领域。
第五章:经典再现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