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 巫鸿、郭伟其 主编 / 中国民族摄影艺术出版社 / 2017年10月01日
《遗址与图像》是由巫鸿和郭伟其主编的书籍,属于OCAT研究中心展览与文献研究丛书的第三卷。该书的创作背景是源于OCAT研究中心在2017年举办的同名年度展览。展览本身是一场特别的学术活动,它展示了两所世界顶尖大学——牛津大学和某所未明确指出的大学的合作成果。 这本书深入探讨了遗址与图像之间的关系,以及这种关系如何影响我们对历史和文化的理解。遗址作为历史的物理证据,承载着过去的记忆和文化价值,而图像则是这些遗址的视觉再现,它们在传达信息、激发想象和促进文化交流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书中可能包含对遗址的考古发现、艺术作品的分析以及它们在当代社会中的意义和影响的讨论。 通过跨学科的视角,本书旨在揭示遗址与图像如何相互作用,以及这种互动如何帮助我们更好地保护和解读文化遗产。书中的内容不仅对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和艺术史学家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也对广大对文化遗产感兴趣的读者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和深刻的见解。
可滚动、双指缩放查看
第一章: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目的
**背景**: 近年来对古代遗址与图像的研究逐渐增多,特别是跨学科的研究方法为这一领域带来了新的视角。
**目的**: 本书旨在探讨遗址与图像的多元关系,以及它们在古代社会中的文化、宗教和政治角色。
1.2 研究范围与方法
**范围**: 包括但不仅限于考古遗址、壁画、雕塑、器物等。
**方法**: 综合运用历史学、考古学、艺术史等多学科理论与方法。
第二章:遗址与图像的基本理论
2.1 遗址的定义与分类
**定义**: 人类活动的遗留物,包括建筑物、遗物及其他遗迹。
**分类**: 根据类型(如居住址、墓地、宗教遗址等)和功能(如政治、经济、军事等)进行分类。
2.2 图像的功能与解读
**功能**: 交流、记录、宗教仪式、装饰等。
**解读**: 结合文化背景和符号学方法,解读图像所传达的信息和意义。
第三章:遗址与图像的关系
3.1 遗址作为图像的载体
**建筑遗址**: 如庙宇、宫殿等,本身就是宏伟的视觉艺术品。
**遗物**: 如陶器、雕塑等,其上绘制的图案和纹饰是图像研究的直接对象。
3.2 图像反映遗址的社会文化
**宗教信仰**: 壁画、雕像中体现的神祇崇拜和祭祀活动。
**日常生活**: 描绘日常生活场景的图像揭示了古代社会的风俗习惯。
第四章:遗址与图像在历史研究中的应用
4.1 考古学的证据
**年代学**: 通过地层学和类型学研究遗址与图像的绝对和相对年代。
**文化交流**: 器物风格上的相似性可以推测文化交流和影响。
4.2 艺术史的视角
**风格分析**: 分析图像的形式特征和发展演变。
**主题研究**: 探究图像主题的文化意义和象征作用。
第五章:结语
5.1 研究成果的总结
概述了遗址与图像的主要研究成果和对历史研究的贡献。
5.2 未来研究方向与展望
鼓励更多的跨学科合作和国际交流,以深入探索遗址与图像的研究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