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晨超 / 浙江大学出版社 / 2017年07月31日
《盎格鲁-撒克逊人基督教化研究》是徐晨超所著的一部深入探讨盎格鲁-撒克逊人群基督教化过程的学术著作。在书的前半部分,作者通过详尽的历史文献梳理和分析,为读者描绘了盎格鲁-撒克逊人基督教化的背景与历史脉络。这一过程不仅涉及宗教信仰的转变,也与政治、文化和社会结构的变迁紧密相关。 在书的后半部分,徐晨超转而利用考古资料、教令、布道文等多种史料,进一步探索和证实了基督教化对盎格鲁-撒克逊人社会的具体影响。通过与同时期的法兰克人基督教化进程的比较研究,作者揭示了不同地区间基督教化策略和实施效果的差异,以及这些差异背后的历史和社会因素。 整体而言,本书不仅为理解早期中世纪英格兰社会的宗教变革提供了宝贵的视角,也为比较宗教史和社会史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案例和深刻的洞见。徐晨超的研究方法严谨,论证充分,使得这部作品成为了盎格鲁-撒克逊历史研究领域的重要贡献。
可滚动、双指缩放查看
第一章:引言
1.1 研究背景
早期文明交流:探讨盎格鲁-撒克逊文化与基督教的交融历史。
学术争论:针对盎格鲁-撒克逊人基督教化的过程与影响,学界存在不同观点。
1.2 研究目的与方法
目标:深入分析盎格鲁-撒克逊人接受基督教的动机、过程及结果。
方法:结合文献分析与考古资料,采用比较历史研究法。
第二章:盎格鲁-撒克逊人的原始宗教信仰
2.1 古代日耳曼宗教
多神信仰:主神奥丁、雷神托尔等。
仪式与祭祀:重视战斗、死亡和神话传说。
2.2 撒克逊人宗教特色
海神崇拜:与海洋密切相关的自然崇拜。
祖先崇拜:对已故族人的崇敬与纪念。
第三章:基督教在盎格鲁-撒克逊地区的传播
3.1 早期传教士活动
罗马时代:基督教在罗马帝国边界的初步传入。
盎格鲁-撒克逊征服:随侵略者一同来的基督教影响。
3.2 诺森布里亚王国与基督教
国王埃德温的改宗:627年,埃德温王接受基督教。
传教使团:爱尔兰与罗马教会的传教活动。
第四章:盎格鲁-撒克逊社会的基督教化进程
4.1 宗教仪式的转变
洗礼:逐渐成为盎格鲁-撒克逊人接纳新信仰的标志。
弥撒与祈祷:日常宗教生活的基督教化表现。
4.2 宗教艺术的发展
教堂建筑:从木质到石质,风格由朴素向复杂转变。
手写经卷:精美的插图与装饰,体现基督教文化影响。
第五章:基督教对盎格鲁-撒克逊文化的深层影响
5.1 宗教信仰与社会结构
教会组织:成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修道院:教育与文化的中心,推动文明发展。
5.2 基督教价值观的渗透
道德观念:基督教伦理道德的普遍接受。
历史观与时间观:线性史观和末世论的引入。
概述盎格鲁-撒克逊人基督教化的全过程。
第六章:结论
6.1 研究回顾
6.2 学术贡献与展望
学术贡献:提供新的视角与研究材料,深化了对这一历史进程的理解。
未来展望:鼓励更多跨学科合作,探索基督教化的全球意义与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