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太史文 / 上海古籍出版社 / 2016年12月01日
《十王经》与中国中世纪佛教冥界的形成,作者太史文,通过深入研究敦煌文献,详细探讨了中晚唐时期佛教伪经《佛说十王经》对中国佛教冥界观念的影响。书中不仅分析了《佛说十王经》的文本内容,还对其在中国佛教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进行了系统的考辨。《佛说十王经》描述了死后世界中的十位王者,这些王者负责审判死者的灵魂,并根据其生前行为决定其来世的命运。太史文指出,这部经文的出现和传播,不仅丰富了中国佛教的地狱观念,还与当时社会文化、宗教实践和政治背景紧密相关。书中通过对《佛说十王经》的深入分析,揭示了佛教如何适应和影响了中国社会,以及佛教教义如何与本土文化相互融合,共同塑造了中世纪中国独特的宗教世界观。
可滚动、双指缩放查看
第一章:引言
关键点
研究背景:探讨中国中世纪佛教冥界观的起源与发展。
文献回顾:《十王经》作为研究冥界信仰的重要文本。
研究目的:分析《十王经》如何塑造并影响了中国中世纪的冥界信仰。
第二章:《十王经》的来源与成书背景
关键点
印度起源:讨论佛经中冥界思想的起源及其在印度佛教中的发展。
中亚传播:佛教传入中亚地区后的变化及其对冥界观念的影响。
中国本土化:《十王经》在中国传播过程中的本土化和创新。
第三章:《十王经》中的冥界世界观
关键点
冥界结构:详细描述《十王经》中所构建的冥界层次和十王的职能。
生死轮回:阐述冥界审判对于佛教徒生死观的影响。
善恶报应:探讨冥界中对善恶行为的奖惩机制。
第四章:《十王经》对中国佛教实践的影响
关键点
忏悔仪式:《十王经》引导人们通过忏悔减轻冥罚的观念。
超度法会:分析超度亡灵、为亡者祈福的法事活动在民间的普及。
死后世界:考察《十王经》如何影响人们对死后世界的想象和准备。
第五章:《十王经》的社会文化意义
关键点
宗教信仰与道德教化:《十王经》在促进社会道德建设中的作用。
艺术与文学:探讨《十王经》如何在艺术、文学中得到体现和传播。
民间信仰与习俗:研究《十王经》影响下的中国民间冥界信仰与习俗。
第六章:结论
关键点
研究成果:总结《十王经》在中国中世纪佛教冥界信仰形成中的作用。
学术贡献:评价本书对于理解中国佛教历史和文化交流的意义。
未来展望:提出研究中存在问题和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