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里斯多弗·库尔-旺特(Christopher kul-want)、皮埃罗(Piero)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2016年12月01日
《美学》一书由克里斯多弗·库尔-旺特和皮埃罗合著,深入探讨了美的本质和美学的多维面貌。书中指出,美不仅仅是一种表面的装饰或艺术体验,它是一种深层次的文化和哲学现象,涉及到感知、情感、认知甚至道德价值。 作者们通过对历史上不同文化和时代的美学理论的分析,揭示了美的概念是如何随着社会变迁和个人经验而演化的。书中强调,真与美的关系是美学探讨的核心之一,真实性往往被视为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艺术创作和设计中,追求真实性和表达的真诚被认为是达到美学高度的关键。 此外,书中也讨论了美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何影响我们对环境、产品和服务的感知。美学不仅仅是艺术家和哲学家的领域,它也是设计师、建筑师和普通消费者共同参与的对话。通过提升对美学的理解和应用,我们能够丰富我们的生活体验,并在创造和欣赏中找到更深的意义和满足感。 总之,《美学》一书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全面的视角来理解美的概念,以及它如何在我们的生活中发挥作用。书中结合理论与实践,不仅对美学学生和研究者有启发,也对任何对提升审美能力和创造力感兴趣的人提供了宝贵的洞见。
可滚动、双指缩放查看
第一章:美学导论
1.1 美学的定义与范畴
定义:美学是研究美的本质、美感和审美经验的哲学学科。
范畴:包括艺术、自然、技术和日常生活的审美现象。
1.2 美学的历史发展
古代: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对美的探讨。
中世纪:托马斯·阿奎那的神学美学。
近代:康德、黑格尔等哲学家的系统美学理论。
现代:多元化和跨学科的美学研究。
第二章:美感经验
2.1 美感的特征
直觉性:美感经验的直接性和非逻辑性。
愉悦性:美感带来的愉悦感受。
普遍性:对美的共同感知可能。
2.2 美感的主观性与客观性
主观性:个人的审美偏好和情感体验。
客观性:存在普遍适用的审美标准和原则。
第三章:美的本质
3.1 美的形式与内容
形式:美的外在表现,如色彩、线条、形状等。
内容:美的内在意蕴,如情感、思想、象征意义等。
3.2 传统的美的理念
和谐:古希腊以来的和谐为美的理念。
比例与对称:在艺术和设计中的重要性。
第四章:艺术美学
4.1 艺术的定义与功能
定义:艺术是人类创造性的审美表达。
功能:审美、认知、道德和娱乐等。
4.2 艺术的创作与欣赏
创作:艺术家的灵感和技巧的结合。
欣赏:观众的感知、解读和共鸣。
第五章:现代与后现代美学
5.1 现代美学的挑战
科学主义:科学技术对美学的影响。
文化研究:社会文化变迁带来的审美多样性。
5.2 后现代美学的多元解构
解构主义:对传统美学的批判和解构。
后美学:提出新的审美概念和实践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