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夏安诺、[荷]聂艾乐、[美]史嘉思 / 商务印书馆 / 2020年09月01日
《萦绕不安的自我:人格结构解离与长期心理创伤治疗》一书由荷兰心理学家夏安诺、聂艾乐与美国心理学家史嘉思共同撰写。本书基于他们65年的临床和研究经验,以及十九世纪以来的心理创伤文献,深入探讨了长期心理创伤幸存者的有效治疗方法。书中详细阐述了人格结构解离的概念,以及其在心理创伤治疗中的关键作用。通过理解和应用这一理论,心理健康工作者能够更好地帮助创伤幸存者重建自我,摆脱心理阴影,重新找回生活的意义和乐趣。此书对于心理治疗师、精神科医生以及对心理创伤领域感兴趣的读者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可滚动、双指缩放查看
一、引言
关键点:
书籍主题介绍:人格结构解离与长期心理创伤治疗
作者背景概述:跨文化合作的心理学研究团队
研究目的:帮助临床医生和患者理解人格解离现象及其治疗方法
二、人格结构解离的基本概念
2.1 解离的定义与类型
定义:意识、记忆、感知、身份认同等心理功能的部分或完全分离
类型:自我解离、身份解离、创伤解离等
童年创伤经历的影响
长期压力与心理防御机制的作用
神经生物学基础
情感调节障碍
自我价值感的缺失
社会功能的损害
避免情感痛苦的一种自我保护方式
维持自我认知的稳定与一致性的手段
多模式治疗方法:药物治疗、心理治疗、身体工作等
文化敏感性在治疗中的应用
正念与自我觉察训练
安全对话技术
结构化的创伤处理
解离症状与心理创伤的显著关联
治疗方案的有效性评估
跨文化研究的重要性
神经影像技术的潜在应用
对书内主要观点和研究发现的总结
强调综合治疗方法在人格解离治疗中的作用
提出建议和未来研究的方向
2.2 解离的成因
三、长期心理创伤与人格解离的关系
3.1 长期心理创伤对个体的影响
3.2 解离作为应对策略
四、人格解离的治疗方法
4.1 综合治疗框架
4.2 干预措施详解
五、实证研究支持
5.1 研究证据展示
5.2 研究前景展望
六、结论与展望
关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