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克莉斯汀•埃瑟林顿-莱特、[英]露丝•道提 /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 2016年04月01日
《电影理论自修课》由克莉斯汀·埃瑟林顿-莱特和露丝·道提合著,是一本旨在为读者提供电影理论基础知识和深入理解的指南。本书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对电影理论的关键概念和术语进行了精确的定义和阐释,使得读者即使没有专业背景也能轻松入门。 书中不仅详细介绍了电影理论的历史发展和主要流派,还通过分析经典和当代电影作品,将理论与实际案例紧密结合。这种方法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理论在实际电影制作和批评中的应用,同时也能够洞察到电影理论领域内的一些主要争议和辩论点。 此外,本书的结构清晰,内容丰富,涵盖了从叙事学、美学到观众接受度等多个维度的电影理论话题。它不仅是一本适合电影学习者和爱好者的自学手册,也是电影专业学生和研究者的重要参考资料。通过阅读本书,读者将能够提升自己的电影分析能力,并对电影这一艺术形式有更深层次的认识和欣赏。
可滚动、双指缩放查看
第一章:电影理论导论
1.1 电影理论的定义与目的
定义:研究电影如何作为艺术形式、社会现象和表达手段的学科。
目的:分析电影的结构、意义以及观影体验。
1.2 电影理论的历史发展
早期理论:集中在电影与现实的关系上,如巴赞的“影像本体论”。
现代理论:涉及符号学、精神分析、女性主义等多个理论框架。
1.3 理论在电影研究中的作用
分析方法:帮助学者深入理解电影的内在机制。
批评工具:提供视角来评价电影的艺术价值和影响力。
第二章:电影语言与叙事结构
2.1 电影语言的特点
视觉语法:镜头、景深、构图等视觉元素构成的语言系统。
听觉元素:音效、音乐对情绪和节奏的影响。
2.2 叙事结构的基本原则
三幕结构:引入-冲突-解决的经典叙事模型。
非线性叙事:打破时间和空间连续性的叙事方式。
2.3 电影叙事的形式与风格
现实主义:追求真实感的叙事风格。
表现主义:强调主观感受和象征意义的叙事形式。
第三章:电影中的意识形态与再现
3.1 意识形态的概念与影响
定义:社会中普遍存在的信仰、态度和价值观体系。
作用:电影通过叙事和视觉元素传递并强化特定的意识形态。
3.2 电影中的再现问题
刻板印象:电影中常见的社会和文化刻板印象。
多元文化呈现:如何在电影中展现多样性与包容性。
3.3 批判性视角下的电影再现
性别与种族:电影再现中性别和种族问题的讨论。
阶级与政治:探讨电影如何反映和塑造阶级意识与政治立场。
第四章:观众与观影体验
4.1 观众的主体性地位
主动观众:观众在电影解读过程中的积极作用。
反应与解释:不同观众对同一部电影的多样解读。
4.2 观影体验的心理分析
认同机制:观众在观影过程中与角色的情感连结。
防御机制:观影中对潜在冲突和不快感受的应对。
4.3 电影与文化消费
流行文化与电影:电影作为大众文化的一部分及其影响。
高雅文化与电影:电影如何在艺术与商业之间找到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