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 鲍里斯·格洛伊斯 / 吉林出版集团 / 2016年04月01日
《艺术力》是德国著名理论家鲍里斯·格洛伊斯的著作,书中探讨了艺术在当代全球政治中所扮演的角色和影响力。格洛伊斯认为,尽管艺术在市场上可能被视为一种无力的商品,但实际上它拥有一种独特的力量,这种力量使其能够在政治领域产生重要影响。 在这本书中,格洛伊斯分析了艺术如何在冷战时期成为意识形态斗争的工具,以及在今天全球化的背景下,艺术如何继续作为一种文化和政治表达的手段。他指出,艺术不仅仅是审美的对象,它还能够激发公众的讨论,挑战现有的权力结构,并推动社会变革。 作者强调,艺术的力量并不总是直接显现,它往往通过隐喻和象征的方式,影响人们的思想和感知。艺术作品能够跨越国界,传达普遍的人类经验,同时也能够反映特定社会和政治背景下的复杂性。 通过深入探讨艺术与政治的关系,格洛伊斯提出了一个有力的论点:艺术不仅能够反映现实,更能够塑造现实。《艺术力》是对艺术在现代社会中作用的深刻反思,也是对艺术作为一种社会和政治实践的肯定。这本书对于那些对艺术、文化研究和政治学感兴趣的读者来说,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和理解。
可滚动、双指缩放查看
第一章:艺术的权力
1.1 艺术的定义与力量
艺术作为符号系统:艺术不仅是对现实世界的再现,更是一种符号系统的创造和操作。
艺术的权力表达:艺术通过其形式和内容的独特性,对社会和政治产生影响。
1.2 艺术与社会的互动
艺术反映社会:艺术作品往往反映出社会的矛盾和变迁。
社会塑造艺术:社会环境和经济条件对艺术家的创作有着决定性的作用。
第二章:艺术家的角色
2.1艺术家的政治性
艺术家作为意识形态工作者:艺术家通过作品传达特定的世界观和政治立场。
艺术实践的政治维度:艺术家的创作活动本身即是一种政治实践。
2.2艺术家的创新能力
创新与独创性:艺术家通过创新来实现作品的独特性和价值。
技术革新与艺术表现:科技进步常常推动艺术形式的变革和新的艺术表现手法的出现。
第三章:艺术的现代性与后现代性
3.1现代艺术的特点
自我表现的强调:现代艺术强调艺术家的个人情感和自我表达。
艺术形式的断裂:现代艺术作品常常打破传统的艺术形式和规范。
3.2后现代艺术的挑战
去中心化的趋势:后现代艺术倾向于消解权威,呈现多元化的观点和风格。
艺术与大众文化的融合:后现代艺术模糊了高雅艺术与大众文化之间的界限。
第四章:艺术品的经济价值
4.1艺术品市场
艺术品作为一种资产:艺术品不仅是文化作品,也被视为一种投资品和市场资产。
市场导向的艺术生产:艺术品市场的需求和流行趋势影响艺术家的创作方向。
4.2艺术资助与政策
政府和文化机构的角色:政府和非政府组织通过资助和奖励机制来支持艺术发展。
艺术的公共利益:艺术的价值不仅在于其经济利润,还包括其对社会和文化的影响。
第五章:艺术的未来与新媒介
5.1艺术与科技融合
数字艺术的兴起:数字技术的发展为艺术创作提供了新的工具和平台。
新媒体艺术的可能性:新媒体艺术拓展了艺术的表现形式和体验方式。
5.2艺术的全球化问题
全球艺术市场:全球化的趋势下,艺术市场变得更加国际化和无边界。
本土艺术与外来影响:全球化带来了文化的交流和冲突,对本土艺术既是机遇也是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