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高罗佩 / 中西书局 / 2013年09月01日
《琴道》是荷兰汉学家高罗佩的学术著作,深入探讨了中国古琴文化及其背后的哲学思想。在本书中,高罗佩通过对古琴的历史、制作工艺、演奏技巧以及与道家哲学的关联进行细致的分析,展现了古琴不仅作为一种乐器,更是中国古代文人修身养性的重要工具。 书中提到,古琴被视为君子的象征,它的音色纯净、悠扬,能够引导人的心灵达到内外和谐。老子的哲学思想在古琴文化中占有重要位置,特别是“去彼取此”的理念,即摒弃外在的纷扰,追求内心的平和与自由。古琴音乐的创作和演奏,是一种超脱世俗、返璞归真的精神实践。 高罗佩还探讨了古琴与诗、书、画等其他艺术形式的交融,指出古琴音乐与这些艺术形式共同构成了中国古代文人的精神世界。通过古琴,文人可以表达自己的情感、抒发志向,甚至在政治上有所隐喻和评论。 总的来说,《琴道》是一部对中国古代文化有深刻洞察的作品,它不仅为读者提供了关于古琴的丰富知识,还展示了古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独特地位和深远影响。
可滚动、双指缩放查看
第一章:琴的历史与演变
1.1 琴的起源
古乐器的考证:推测古琴可能起源于狩猎时期,古人用竹片作弦。
文献记载:最早关于琴的记载出现于《诗经》和《尚书》。
1.2 琴的制作与发展
材质选择:古琴的材质由最初的竹片演变为丝弦、桐木等。
结构改进:古琴的结构逐渐完善,形成“七弦”制式。
1.3 琴在古代的用途
礼仪乐器:在祭祀等大型礼仪活动中使用。
文人修身:成为文人雅士修身养性的工具。
第二章:琴道的哲学基础
2.1 琴与道家思想
自然和谐:道家强调与自然合一,琴声道法自然。
无为而治:琴道体现了无为而治、清虚无为的道家理念。
2.2 琴与儒家思想
中和之美:儒家提倡中庸之道,琴音讲究平和中正。
教化作用:琴被用作教育人的工具,传递道德理念。
2.3 琴与佛家思想
禅意修行:佛家将琴作为修行的一部分,帮助冥想静坐。
空灵之声:琴声被视为能引导人达到心灵净化的空灵之音。
第三章:琴学与文人生活
3.1 文人与琴的互动
艺术追求:文人以琴棋书画为修养的标志,琴为其首。
情感寄托:文人通过琴声表达情感,寄托思绪。
3.2 琴曲的创作与解读
创作灵感:琴曲创作多来源于文人的生活感悟与情感体验。
文化内涵:每首琴曲都有着特定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
3.3 琴道的传承与发展
流派分化:随着历史的推移,琴学形成了各种不同的流派。
现代传承:在现代社会,琴道仍作为传统文化的瑰宝得到传承和发扬。
第四章:琴乐的实践与欣赏
4.1 演奏技巧的掌握
指法与姿势:正确的弹琴指法和姿势是奏出美妙琴音的基础。
心手相应:演奏者需达到心手相应的境界,以心控手,以手传情。
4.2 音乐会的组织与欣赏
演出场合:琴曲的演奏常在私人聚会或公开的音乐会上进行。
审美态度:欣赏琴乐不仅要有敏锐的听觉,还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