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erry M·Burger /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 2014年09月01日
《人格心理学》(第八版)是Jerry M. Burger的经典之作,被广大读者誉为人格心理学的畅销教材。本书深入探讨了人格心理学的六大流派,包括精神分析流派、新精神分析流派、特质流派、生物学流派、人本主义流派以及行为主义和社会学习流派。作者详细阐述了各流派的理论观点、研究方法及其在实践中的应用,为读者提供了一幅全面而深入的人格心理学画卷。通过阅读本书,读者可以系统地了解人格心理学的知识体系,掌握各流派之间的异同,进而增进对自我和他人的理解。这本书既适合心理学专业的学生作为教材使用,也适合广大心理学爱好者作为参考书阅读。
可滚动、双指缩放查看
第一章:人格心理学导论
1.1 人格心理学定义与研究领域
定义:人格心理学研究个体的心理特质和行为模式,以及这些模式如何影响人们的行为和心理健康。
研究领域:包括气质、性格、动机、自我概念、社会行为等。
1.2 人格理论的历史回顾
精神分析理论:弗洛伊德的本我、自我和超我概念。
行为主义理论: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反射和强化理论。
人本主义理论:马斯洛的自我实现理论和罗杰斯的客我概念。
第二章:人格测评与测量
2.1 心理测验的发展历程
早期测验:智力测验和职业倾向测验。
现代测验:五大性格特质测验(大五人格模型)。
2.2 不同类型的人格测量工具
自陈量表:如MMPI、EPQ等。
投射测验:如罗夏墨迹测验、主题统觉测验(TAT)。
行为评估方法:如观察法、日记法等。
第三章:生物遗传学与人格
3.1 遗传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遗传率:探讨遗传在人格发展中的贡献。
环境因素:家庭环境、文化背景等对人格形成的共同影响。
3.2 神经生理基础与人格特征
大脑结构:如前额叶皮层与决策、执行功能的关系。
神经递质系统:如多巴胺系统与奖励寻求行为。
第四章:学习理论与人格发展
4.1 学习理论的基本概念
经典条件作用: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
操作性条件作用:斯金纳的强化学说。
4.2 学习理论与人格特征的形成
模仿和观察学习: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认知学习理论:强调个体如何通过对环境的解释来形成行为模式。
第五章:认知与人格
5.1 认知风格与人格差异
场独立性-场依存性:个体在信息加工时的偏好。
反思型-冲动型:个体处理信息的速度和准确性倾向。
5.2 自我认知与人际交往
自我效能感:个体对自己能力的信念及其影响。
社会比较理论:个体通过与他人比较来评价自己。
第六章:情感与情绪智力
6.1 情感的本质与表现
基本情绪理论:如艾克曼的面部表情研究。
情绪的认知评价理论:情绪是对外部刺激和内部状态的评价反应。
6.2 情绪智力及其培养
情绪智力定义:识别、使用、理解和管理自己和他人情绪的能力。
教育与实践:提升情绪智力的方法和策略。
第七章:动机与目标导向行为
7.1 内驱力与动机理论
本能理论:弗洛伊德的性本能和攻击本能。
需要层次理论:马斯洛的需求从基本到复杂的层级结构。
7.2 目标理论与成功追求
目标设定理论:明确的目标能提高工作绩效。
自我决定理论:内在动机与外在动机的平衡对动机的影响。
第八章:性别与人格
8.1 性别差异的生物学基础
遗传因素:染色体和激素水平的差异。
脑结构和功能的性别差异:如语言处理和空间能力。
8.2 社会文化视角下的性别角色与人格
社会学习理论:儿童通过观察和模仿学习性别角色。
性别刻板印象:社会对性别角色的期望和规范。
第九章:人格障碍与心理健康
9.1 人格障碍的定义与分类
诊断标准:DSM-5中的分类和诊断标准。
临床治疗:药物和心理治疗的结合。
9.2 人格与健康关系的研究
应激与应对:人格特质对压力反应和身体健康的影响。
心理幸福感:积极心理学家对幸福感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