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蔚 / 上海书店出版社 / 2014年03月01日
《断裂与建构:净明道的历史与文献》一书由许蔚博士撰写,被收录于上海市委宣传部的“上海市博士文库”系列。本书在系统地收集和整理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深入探讨了净明道的历史演变与文献传承。书中不仅揭示了净明道在历史进程中的断裂与建构现象,还从文献学的角度对净明道的教义、仪式、传承等方面进行了详尽的分析。通过本书,读者可以全面了解净明道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和文化内涵,对于研究中国道教文化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此外,本书还展示了作者扎实的学术功底和严谨的研究态度,是道教文化研究领域的一部力作。
可滚动、双指缩放查看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道教研究的重要性:道教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深入研究有助于全面理解中国文化。
净明道的特殊性:作为道教内部的一个重要流派,净明道有其独特的信仰与实践体系。
研究目的:探索净明道在历史长河中的演变过程及其与其他宗教流派的互动。
1.2 研究方法与范围
研究方法:采用文献学、历史学、宗教学等多学科交叉的方式。
研究范围:聚焦于净明道的历史文献,从宋元明清等不同时期的资料中分析其发展脉络。
第二章 净明道的历史沿革
2.1 净明道的起源与发展
唐代基础:净明道起源于唐代的孝道实践,与道教灵宝派有深厚的历史渊源。
宋代变革:宋代时期,净明道在何真公等道士的努力下得到进一步发展和传播。
2.2 净明道的分化与融合
内部差异:净明道内部因对教义的不同解释和实践方式,产生了不同的支系。
外部交流:与其他道教流派的交流互动,促进了净明道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多样性。
第三章 净明道的主要文献
3.1 早期经典文献
《净明忠孝全书》:系统阐述净明道义理的经典之一,强调忠孝思想的核心地位。
《太上灵宝净明洞神上品经》:早期灵宝派影响下的经文,反映了净明道与灵宝派的关系。
3.2 后世阐释与发展
元代文献:如《净明法说》等,元代净明道士对净明理义的进一步阐释。
明清著作:明清时期对净明道文献的编辑整理及新思想内容的增添。
第四章 净明道的思想特色
4.1 忠孝仁爱的核心理念
忠孝观:忠为国家之本,孝为立身之基,净明道以此作为修道的基本要求。
仁爱观:倡导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爱,强调道德修养的社会价值。
4.2 内丹修炼的实践方法
守一修炼:通过意念集中于一处,达到身心的和谐统一。
存思内景:通过内在的想象和观照,实现对宇宙真理的认知。
第五章 结论
5.1 净明道的现代意义与展望
文化传承:净明道的文化遗产对今天的精神文明建设具有积极意义。
道教现代化:净明道的现代转型可以为道教的整体发展提供参考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