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俊輝 / 恆河 / 2014年08月11日
《比臺灣電影更陌生:臺灣實驗電影研究》一書由吳俊輝執筆,以超過二十萬字的篇幅深度探討了台灣實驗電影這一在歷史論述中一直被忽視的領域。該書不僅填補了中文實驗電影史的空白,更為我們理解台灣電影藝術的多元性與深度提供了新的視角。吳俊輝以三年的時間精心規劃與撰寫,旨在通過本書將台灣實驗電影的獨特魅力與價值展現給讀者,引領我們走進這片充滿創新與探索的電影世界。該書不僅是對實驗電影的一次全面梳理和研究,更是對台灣電影文化的一次重要貢獻,為學界和影迷們提供了寶貴的參考資料和新的思考方向。
可滚动、双指缩放查看
第一章:台湾实验电影绪论
1.1 实验电影的定义与特点
定义:不以商业利益为主要创作目的,强调创新与实验性的电影。
特点:常挑战传统叙事结构、采用非传统摄影技术、具有高度的审美价值和观念性。
1.2 台湾实验电影的发展脉络
早期探索:20世纪60-70年代的初步尝试。
地下电影时期:80年代与90年代期间的边缘创作。
多元化发展:21世纪后的跨领域合作与多元展示平台。
第二章:创作背景与文化语境
2.1 社会政治变迁的影响
威权时期的压抑:早期台湾电影受到政治审查的限制。
解严后的自由:民主化进程为实验电影提供了更宽阔的创作空间。
2.2 电影产业的转型与挑战
传统制片体制的瓦解:台湾新电影运动的兴起及其对电影产业的影响。
跨国合拍的兴起:台湾电影国际化的趋势。
第三章:重要导演与作品分析
3.1 卓別林的创作特征
简约美学:以简单的道具和场景营造深意的视觉风格。
深刻的主题探讨:关注社会底层、性别政治等议题。
3.2 李安的跨文化实践
中西融合的视角:在国际电影市场中寻求定位。
家庭伦理的探讨:《推手》、《喜宴》等作品中的共通主题。
第四章:实验电影的形式与风格
4.1 形式上的实验性探索
非线性叙事:打破传统的线性时间结构。
视觉艺术的影响:融入绘画、摄影等其他艺术形式元素。
4.2 风格上的多样性
抽象主义:通过影像创造独特的抽象美感。
现实主义:以纪录片手法呈现真实社会现象。
第五章:实验电影与社会文化的关系
5.1 实验电影的文化反思
对主流文化的挑战:提供不同于商业电影的观点。
对身份认同的探索:台湾电影中本土意识与国际观的交织。
5.2 实验电影的教育与启蒙角色
推广电影艺术:在电影节、美术馆等场所进行展映与教育。
启发观众思考:鼓励观众从不同角度审视现实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