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洛文尼亚] 斯拉沃热·齐泽克(Slavoj Žižek) / 中国法制出版社 / 2012年11月01日
《暴力:六个侧面的反思》一书由斯洛文尼亚著名哲学家斯拉沃热·齐泽克撰写,深入剖析了暴力的多维面向。齐泽克指出,我们通常所见的物理暴力只是系统暴力的表面现象,而后者才是维持现有政治和经济体制的真正力量。人们对待暴力的态度和看法,实际上也是被这个系统所形塑的。书中,齐泽克从不同角度对暴力进行了反思,揭示出其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的表现形式和内在逻辑。通过阅读本书,读者能够深入理解暴力的本质及其对人类社会的影响,进而思考如何有效应对和防范暴力行为,促进社会的和谐与进步。齐泽克的独特见解和深刻分析,使得本书成为研究暴力问题的重要参考文献。
可滚动、双指缩放查看
第一章:暴力的定义与类型
1.1 暴力的多义性
主观暴力:直接的身体伤害或精神压迫。
客观暴力:看似中立的社会结构带来的间接伤害。
符号暴力:通过语言、文化等符号系统传递的权力结构。
社会秩序本身就是一种暴力结构,通过法律、道德等规训手段维持。
权力关系的生产和再生产是暴力的根源之一。
意识形态作为一种“社会现实”,掩盖了真实的社会矛盾和不平等。
幻象的核心在于,它提供了一种逃避现实的舒适感。
真正的信仰与暴力不相容,但宗教信仰可以成为施暴的工具。
宗教原教旨主义往往滋生极端的暴力行为。
资本主义经济的周期性波动,导致失业和经济不公。
新自由主义政策加剧了贫富差距和社会不公。
资本主义的扩张逻辑导致了自然资源的过度开采和环境破坏。
环境危机是全球性问题,要求全球性的解决策略。
国家通过法律和秩序维护来正当化其使用暴力的权力。
国家暴力和警察权力的扩张是对社会不稳定的回应。
民主国家在战争中可能会展现出更加残酷的一面。
战争和民主并不是相互排斥的,而是可能共存的。
媒体暴力可能导致观众的模仿行为和暴力倾向。
媒体在传播暴力信息时,也起到了强化社会规范的作用。
网络成为了政治斗争的场所,出现了网络暴力和仇恨言论。
网络空间的特点在于匿名性和全球性,这加大了治理难度。
培养公众的批判性思维能力,以识别和抵制隐性的意识形态暴力。
教育的普及和改革是提升公民意识的关键。
通过非暴力的方式,如抗议、游行和社区组织,来对抗社会的不公和暴力。
非暴力抵抗需要耐心和策略,但它展现了改变的可能性和希望。
1.2 暴力的社会构建
第二章:意识形态的暴力
2.1 意识形态的幻象
2.2 信仰与暴力
第三章:资本主义社会的隐形暴力
3.1 经济暴力
3.2 环境暴力
第四章:国家与暴力的关系
4.1 国家作为暴力的合法垄断者
4.2 战争与民主
第五章:现代媒体与暴力传播
5.1 媒体暴力的心理效应
5.2 网络空间的政治暴力
第六章:超越暴力的可能路径
6.1 批判性思维的价值
6.2 非暴力的抵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