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芦原义信 / 百花文艺出版社 / 2006年06月01日
《街道的美学》由日本著名建筑师芦原义信撰写,深入探讨了街道视觉秩序在建筑平面布局设计中的重要性。本书从街道的自然特征、美学规律和人文特色三个维度出发,逐步阐述了如何发掘和构建设计中的视觉秩序。通过本书,读者可以了解到街道美学与建筑设计之间的紧密联系,以及如何运用视觉原理来创造出富有吸引力和人性化的街道空间。这本书不仅为建筑师和城市规划者提供了宝贵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同时也对普通读者提高街道审美意识、关注城市环境美学具有积极意义。总的来说,《街道的美学》是一本兼具理论深度和实践价值的建筑美学著作。
可滚动、双指缩放查看
第一章:街道的定义与功能
街道的定义
基本定义:供人通行和活动的道路空间
社会学角度:城市公共空间的延伸,反映社会关系和生活方式
美学角度:视觉艺术和空间设计的综合体现
街道的功能
交通功能:连接不同区域的交通脉络
社交功能:促进人际交往和社区交流的场所
休闲功能:提供人们散步、休息、观赏的休闲空间
第二章:街道的历史与发展
古代街道
古希腊与古罗马:整齐划一的街道布局,体现对几何美学的追求
中国古典城市:棋盘格式的街道设计,强调轴线对称和城市秩序
中世纪街道
欧洲中世纪:蜿蜒曲折的小巷,反映了封建社会的防御需求
伊斯兰世界:以清真寺为中心的放射状街道布局
现代街道
工业革命后:城市扩张与机械化交通导致街道向宽广大道转变
现代主义规划:功能主义与效率至上,忽略街道的美学与人文价值
第三章:街道的形态与设计元素
街道的形态
直线型:高效连接不同点,但可能缺乏趣味性和人性化
曲线型:增加行走的趣味性,但可能影响交通流畅性
综合型:结合直曲两种形态,平衡交通与休闲需求
设计元素
建筑界面:建筑立面、材料与街道的和谐统一
绿化配置:树木、花卉的运用,增加街道的自然氛围
街道设施:座椅、灯具、标志等的人性化处理
第四章:街道的空间体验与评价
空间体验
视觉感受:街道宽度、高度、色彩等对人的视觉影响
听觉感受:街道上的声音构成与噪音控制
触觉感受:路面材料质地对人的触感体验
街道评价
经济性:维护与运行成本考量
可持续性:环保材料与生态设计理念的运用
美学标准:形式美与功能美的平衡,创造宜人的城市环境
第五章:街道的未来趋势
环境友好型街道
绿色建筑:减少环境影响,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透水性路面:减少径流,改善城市水循环
智能街道
智能交通系统:实时交通数据分析,提升道路使用效率
物联网技术:智能路灯、环境监测等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人本主义街道
公共艺术:融入街道设计,创造艺术化的生活空间
社区参与:鼓励居民参与街道的规划和设计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