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希腊] 亚里士多德(Aristotle) / 商务印书馆 / 2003年11月01日
《尼各马可伦理学》是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重要著作,被誉为西方伦理学的奠基之作。本书旨在探讨人类生活的最好方式,通过理性的思考和实践的经验,引导读者追求真正的幸福和至善。亚里士多德在书中提出了许多重要的伦理概念,如德性、正义、友谊、快乐等,并深入阐述了它们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他强调了德性是实现幸福的关键,而正义则是社会和谐的基础。此外,他还探讨了友谊的本质和快乐与幸福的关系,为读者提供了一种全面而深刻的人生哲学。通过阅读本书,读者可以深入思考人类生活的意义和价值,从而更好地理解自己和周围的世界,追求更加美好的生活。
可滚动、双指缩放查看
第一章:善的追寻
小节一:人的生活的目的是什么?
关键点1:人生的目的是追求幸福(eudaimonia)。
关键点2:幸福不是享乐,而是卓越(arete)的实现。
小节二:幸福的本质
关键点1:幸福是活动的完善和精神的和谐。
关键点2:幸福需要一定的物质条件,但非物质条件本身。
第二章:道德的性质
小节一:道德德性(virtue)的定义
关键点1:德性是品质的中间状态,避免过度与不及。
关键点2:德性通过习惯培养,非天生所有。
小节二:德性的分类
关键点1:智慧(sophia)和实践智慧(phronesis)。
关键点2:勇气、节制、正义等社会德性。
第三章:情感与激情
小节一:情感的影响
关键点1:情感可能导致非理性的行为选择。
关键点2:情感应该适度,避免放纵或压抑。
小节二:激情与德性的关系
关键点1:激情可以是德性的起点,但不是终点。
关键点2:德性在于以适当的方式感受激情。
第四章:中道与德行的实践
小节一:中道的哲学意义
关键点1:中道是相对于两个极端而言的最佳选择。
关键点2:中道并非数学上的平均,而需根据实际情况判断。
小节二:实践德性的困难
关键点1:人的本性倾向于过度或不及。
关键点2:实践智慧(phronesis)是实现中道的关键。
第五章:目的与手段
小节一:最终目的是什么?
关键点1:最终目的是幸福,其他一切都是手段。
关键点2:选择手段时应考虑其对未来幸福的影响。
小节二:手段的选择
关键点1:审慎地选择实现目标的手段。
关键点2:行动的预期结果应与最终目的相符。
第六章:智慧与实践智慧
小节一:智慧(sophia)
关键点1:智慧是对普遍知识的理解。
关键点2:智慧与实践知识的关系。
小节二:实践智慧(phronesis)
关键点1:实践智慧是有关具体情境下如何做好的知识。
关键点2:实践智慧包含了对后果的判断和对行为的指导。
第七章:伦理学与政治学
小节一:个体的道德责任
关键点1:个体应追求自己的最佳利益。
关键点2:个体的利益与社会整体利益的平衡。
小节二:政治学的作用
关键点1:政治学旨在使人民过上幸福生活。
关键点2:政治制度应促进公民的美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