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錦華 / 遠流 / 1999年10月16日
《斜塔瞭望:中國電影文化1978-1998》由戴錦華執筆,深入剖析了中國第四代電影藝術家在失去神話庇護的時代背景下的創作與探索。這一代電影人登場於新時期的大幕將啟,面臨著現實與政治的紛繁糾葛,他們努力掙脫,朝向電影藝術的純正之路邁進,追求藝術永恆的夢幻母題。書中不僅呈現了他們在電影領域的堅持與創新,更展現了中國電影文化在這二十年間的劇變與發展。這是一部關於中國電影藝術的深刻洞察,也是對那個時代電影人精神的獨特見證。通過這本書,讀者能夠更加全面地理解第四代電影藝術家的藝術追求與時代使命。
可滚动、双指缩放查看
第一章:改革开放与中国电影文化
1.1 改革开放背景
经济体制改革:引入市场经济,改变计划经济模式。
社会文化变迁:新的社会价值观和文化的形成。
1.2 电影产业的变化
制作体制的改革:从国有电影制片厂向多元投资主体的制片体制转变。
发行与放映的开放:市场机制引入,影院建设和电影放映技术的现代化。
1.3 电影文化的多样性
艺术电影的兴起:第五代导演的作品标志着中国电影的新高度。
商业电影的复兴:娱乐片开始大量涌现,满足市场需求。
第二章:第五代导演的崛起
2.1 第五代导演的定义与特点
导演群体:包括张艺谋、陈凯歌等,他们大多在1978年后进入北京电影学院学习。
艺术风格:强调电影的艺术性和创新性,注重电影语言和形式的探索。
2.2 代表作品分析
《黄土地》:展示了中国农村的贫穷落后和传统文化的深厚。
《红高粱》:通过个人的命运反映战争与社会动荡。
2.3 文化意义与批评
对中国电影传统的革新:打破了传统叙事模式,采用了新的电影语言。
国际认可与国内争议:在国际电影节上获奖无数,但国内对其艺术性和商业性的平衡有不同看法。
第三章:商业电影的发展与挑战
3.1 商业电影的复苏
市场需求:随着经济的发展,观众对娱乐片的需求增加。
类型片的多样化:喜剧片、动作片、爱情片等类型的繁荣。
3.2 商业电影的代表案例分析
《少林寺》:结合了武侠元素和现代动作设计,创造了票房奇迹。
《霸王别姬》:虽然艺术性较强,但也在商业上取得了巨大成功。
3.3 商业电影的挑战
创新与质量的追求:如何在追求商业利润的同时保证电影的艺术质量。
好莱坞的冲击:如何应对好莱坞进口大片的竞争压力。
第四章:中国电影的国际影响力与文化交流
4.1 国际电影节与华语电影
国际电影节获奖:中国电影在国际电影节上频繁获奖,提升了国际知名度。
华语电影的市场拓展:在世界各地建立了华语电影的观众群。
4.2 文化交流与软实力
电影作为文化媒介:促进了东西方的文化交流和文化多样性的认可。
国家形象塑造:中国电影在世界舞台上的表现影响了外界对中国的认知。
4.3 全球视野下的中国电影
国际合作与交流:中国电影人与国际知名导演、演员的合作日益增多。
全球电影市场的影响:中国电影市场的快速增长对全球电影产业格局产生了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