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理查德・罗蒂 / 商务印书馆 / 2003年12月01日
《哲学和自然之镜》是当代美国哲学家理查德·罗蒂的代表作之一。罗蒂以其深厚的哲学素养和独特的思考方式,在本书中提出了一种综合性的、批判性的哲学立场,旨在颠覆传统的哲学观念,呼吁人们摆脱对于“镜子式”真理的追求,重新认识和理解世界。他主张哲学应该是一种对话和交流的过程,而不是一种单向的、绝对的真理传达。通过对于哲学和自然的探究,罗蒂揭示了人类思维的局限性和相对性,呼吁人们以更加开放、多元和宽容的态度面对世界,追求真正意义上的自由和进步。本书对于哲学界和思想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誉为当代哲学的重要里程碑之一,是理解当代哲学思潮和罗蒂思想的重要著作。
可滚动、双指缩放查看
第一章:哲学与自然之镜
1.1 哲学的角色
定义哲学:哲学是反思的,对知识、真理、善和美的系统性探究。
哲学的镜像隐喻:哲学被视为反映自然的一面镜子,试图清晰展现世界的本质。
1.2 传统哲学的误区
表象与实在:传统哲学过度关注表象与实在之间的关系,试图找到不变的、超越感官的知识。
知识与意见:区分知识和意见被看作哲学的终极任务,但这种区分可能并不存在。
第二章:认识论与自然之镜
2.1 认识论的挑战
怀疑论:认识论面临着来自怀疑论的挑战,怀疑论者质疑我们获得确定性知识的能力。
基础主义与连贯主义:哲学家尝试通过基础主义或连贯主义来解决怀疑论问题。
2.2 罗蒂对传统认识论的批评
知识的偶然性:罗蒂认为知识是偶然的,没有先验的基础。
实用主义的转向:主张知识的功能在于解决问题,而非反映实在。
第三章:语言哲学与分析哲学
3.1 语言的重要性
语言作为世界的一部分:语言不仅是表达思想的工具,也是构成我们世界观的一部分。
语言的意义与使用:语言的意义不仅仅在于其指称功能,更在于其在社会中的使用情境。
3.2 分析哲学的局限性
逻辑实证主义的衰落:罗蒂分析逻辑实证主义的衰落,指出其依赖于无法验证的形而上学预设。
语言哲学的转型:主张从语义学转向语用学,强调语言使用的实践性和社会性。
第四章:科学哲学与技术
4.1 科学知识的性质
科学革命的解释:罗蒂探讨科学革命的概念,强调科学知识的社会构造。
科学与道德:提出科学与道德之间不存在严格的界限,科学与价值判断相互交织。
4.2 技术与社会生活
技术的角色:技术不仅是一种知识形式,也是社会组织和文化价值的表现。
技术的伦理:讨论技术进步带来的伦理困境和社会变革。
第五章:哲学的未来
5.1 后哲学时代
哲学的终结?:提出一个后哲学时代的概念,哲学不再被视为科学之王。
新实用主义:倡导一种新型的实用主义,强调实践智慧和社会对话的重要性。
5.2 政治与道德
政治的优先性:认为政治考量应优先于道德理论的建构。
团结与对话:呼吁社会的团结和跨文化对话,以解决全球性问题。